[实用新型]一种骨架梁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8153.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文;张净宜;雷宝灵;周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连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骨架梁的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架梁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能源利用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车身轻量化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来制作汽车框架,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从而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由于铝合金结构的焊接难度大,需要操作人员具有熟练的焊接技术,对焊接人员的要求高,并且高温焊接还易使铝合金骨架变形,因此铝合金车身骨架梁的连接主要采用铆接的方式。现有技术中铝合金骨架梁的铆接连接还存在连接处应力集中,连接处容易变形,连接件自身的刚度不高,连接强度差的问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架梁连接接头,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连接强度和刚度都较高且能够有效消除连接部位应力集中的骨架梁连接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架梁连接接头,包括用于连接主梁的主梁套管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侧梁的侧梁连接部,所述主梁套管及所述侧梁连接部上都设置有铆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套管为中空长方体状结构且两端开口;所述主梁套管包括四个矩形侧面,每个矩形侧面包括一对平行的长边;每个侧梁连接部包括两个间隔相对的侧板;每个侧板包括第一端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对应一个长边的中部,所述第二端的两侧与所述长边的两个端部之间设置有斜撑。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斜撑关于对应一个侧板呈对称分布,且每个斜撑与所述侧板之间的夹角为0~45°。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撑与所述侧板以及所述斜撑与所述矩形侧面都采用倒角过渡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端垂直固定于对应一个长边的中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侧面的宽度相等。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矩形侧面的两端部上都设置有两个铆接孔,所述矩形侧面上的四个铆接孔连成一条直线;每个侧板上设置有三个铆接孔,且所述三个铆接孔的连线围设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梁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相邻两个所述侧梁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梁套管及所述侧梁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梁及多个所述侧梁均为中空长方体状结构且两端开口;所述主梁套管的内侧壁的横向距离与所述主梁的外侧壁的横向距离对应;每个侧板包括内侧面,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测梁的外侧壁的横向距离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架梁连接接头,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度,还能够有效消除连接部位应力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骨架梁连接接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骨架梁连接接头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骨架梁连接接头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骨架梁连接接头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骨架梁连接接头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梁连接接头100,包括用于连接主梁201的主梁套管10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侧梁202的侧梁连接部20。所述主梁201及多个所述侧梁202均为中空长方体状结构且两端开口。
所述主梁套管10为中空长方体状结构且两端开口,所述主梁套管10的内侧壁的横向距离与所述主梁201的外侧壁的横向距离对应。具体的,所述主梁套管10包括四个矩形侧面11,每个矩形侧面11包括一对平行的长边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梁连接部20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相邻两个所述侧梁连接部20之间的夹角为90°。每个侧梁连接部20包括两个间隔相对的侧板21,所述两个侧板2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对长边111的中部,所述两个侧板2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侧面11的宽度相等。具体的,每个侧板21包括内侧面211,所述两个侧板21的内侧面21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侧梁202的外侧壁的横向距离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