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测量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210.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援强;纪璐;朱海雄;姜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02;G01B11/16;G01M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无级 变速器 轮轴 变形 测量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带轮轴向变形测量试验台,主要应用于汽车CVT固定带轮及可动带轮轴向变形量及带轮变形趋势分布的研究。
背景技术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通过控制主动轮的固定带轮和可动带轮的夹紧力改变金属带在该区域内的半径,同时与从动轮的固定带轮和可动带轮产生的夹紧力相配合,使金属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工作半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传动比形成无级变速。带轮变形装置的建立有利于建立考虑带轮变形的力学模型、有利于研究金属片的磨损及产生的效率损失。对于在不同传动比下测试金属带轮轴向变形的研究,目前国内鲜有学者搭建合适的实验装置,而国外搭建的金属带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测量实验装置,安装了CVT传动装置,且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来调节两组带轮间的夹紧力。由于金属带造价高、控制模式及加载方式复杂,使得试验台成本高,导致搭建金属带轮轴向变形试验台难度增加,并且CVT单一金属带轮轴向变形试验台制造技术稀缺。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型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的试验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可对单一单轮进行加载测量带轮轴向变形的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测量试验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测量试验台,其中试验台包括平台、液压缸、三向力传感器、推盘、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夹持装置、夹持座、被测带轮、传感器固定板、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座;液压缸固定在平台上,三向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前端,推盘固定在三向力传感器前端,三向力传感器、推盘和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推盘的前端与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的安装距离不超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行程范围,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安装在被测带轮的轴上,被测带轮的轴一端由夹持座与夹持装置固定,另一端轴由固定座固定,其中夹持座和固定座安装在平台上,在被测带轮与固定座中间安装有传感器固定板,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与被测带轮的接触面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某固定传动比下金属带与金属带轮的接触面一致;在进行测量实验前可以通过替换不同传动比对应的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进行不同传动比下的带轮轴向变形测量;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与被测带轮轴的接触处设计有凹槽和凸台;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的材料与CVT中金属片材料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的被测带轮一端轴的截面为非圆形横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轴向变形测量试验台,其中的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解决了金属带在不同传动比下由于工作半径不同、包角不同而与带轮接触面不断变化的问题,能够使在不使用CVT传动模型和CVT复杂的控制、液压系统的情况下,完成金属带在带轮上的等效加载,简化了加载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并提供带轮轴向变形测量的简便方法,有利于降低CVT带轮轴向变形试验台的制造成本,丰富CVT单一金属带轮轴向变形试验台的测试技术。并且,利用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与带轮轴的凸台、凹槽的定位设计,能够更好的稳定金属带轮,使试验台测得的结果更准确。同时对于建立考虑带轮变形的力学模型、金属片的磨损及产生效率损失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验台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验台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辅助加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被测带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被测带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