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988.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力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11/00;B23Q11/10;B23B3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56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压板 侧壁 滑槽 楔杆 推杆 笔记本外壳 滑动设置 加工装置 定位孔 卡槽 通孔 笔记本 零部件加工 滑动连接 开口朝上 变形的 打孔刀 伸缩杆 支撑台 打孔 弹簧 底壳 卡入 楔面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压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压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第一滑轨下方设置有U形杆,U形杆下方连接有打孔刀,U形杆的开口朝上,U形杆的侧壁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U形杆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可卡入卡槽内的楔杆,楔杆与U形杆之间连接有弹簧,U形杆的槽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端部呈可与楔杆作用的楔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笔记本底壳打孔时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亦称笔记型电脑、手提电脑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重量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来越强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且基于信息时代的逐渐完善,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保有量也越发增多,因此高品质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当今各企业争相研发的必要技术,笔记本电脑直观的质地即是由外壳上显示出来。
笔记本底壳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打孔,便于后续安装。但是由于笔记底壳的厚度较小、硬度较小,现有技术中在对笔记本底壳打孔时,底壳极易发生凹陷甚至弯折的现象,严重影响笔记本的外观和质量。同时,打孔时产生的废屑藏在安装孔内难以清理,均是打孔完成后由人工清理,不仅耗费人工,还影响了生产效率。此外,现有技术中在对笔记本打孔时,打孔位置温度较高,打孔处容易变形,打孔刀也容易受损,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笔记本底壳打孔时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矩阵分布,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压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压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定位孔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第一滑轨下方设置有U形杆,U形杆下方连接有打孔刀,U形杆的开口朝上,U形杆的两侧壁均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且U形杆的两侧壁上滑动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内的楔杆,楔杆与所述U形杆之间连接有弹簧,U形杆的槽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端部呈可与所述楔杆作用的楔面;支撑台下方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设置于支撑台的第一通孔正下方,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收集筒,收集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与所述打孔刀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为:
支撑台用于支撑笔记本底壳(以下简称底壳),压板用于压紧底壳,支撑台和压板共同对底壳进行定位,能够防止底壳在打孔时发生形变。打孔时,通过U形杆的两个侧壁在滑槽内滑动,以带动打孔刀在第一滑轨上移动,当U形杆移动至需要打孔的地方时,向上推动推杆,推杆上的楔面能够将U形杆上的楔杆推动至第一滑轨上的卡槽内,从而将U形杆固定,以实现打孔刀的定位。通过驱动打孔刀向下运动穿过底壳实现底壳的打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供打孔刀穿过,同时还能对打孔刀进行定位,避免打孔刀偏移,保证了打孔质量。收集筒用于收集底壳打孔时产生的废屑,打孔刀移动时能够带动活塞在收集筒内移动,从而在收集筒内产生负压,将受热粘附在第一通孔内的废屑吸附出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推动推杆来驱动楔杆移动,将楔杆卡入卡槽内,实现了打孔刀的定位,防止了打孔刀移动,保证了打孔的质量。
2、利用支撑台和压板对底壳进行定位,防止底壳移动,避免底壳在打孔时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力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英力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连杆的手动夹紧工装
- 下一篇:一种测试探针CNC加工料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