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腔氮掺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415.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沙鹏;刘佰奇;董超;郑洪娟;米正辉;翟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C23C8/02;C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腔 真空炉 氮掺杂 氮气处理 晾干 内表面 氢处理 放入 加热 清洗 氮气 表面电阻 超声清洗 抽气阀门 高纯氮气 化学抛光 内压力 真空腔 掺入 功耗 缓冲 减小 保温 冲洗 | ||
1.一种超导腔氮掺杂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超导腔的内表面进行缓冲化学抛光;然后清洗超导腔内表面、晾干;
2)将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超导腔放入真空炉中进行加热,真空炉的温升速率不能超过5度/分钟,压力小于1E-3Pa;加热至800度,保温3小时,对真空炉进行除氢处理,压力小于1E-3Pa;
3)除氢处理结束后,将真空炉的抽气阀门关闭,注入高纯氮气2分钟且真空炉内压力保持在2~4Pa,将氮掺入超导腔表面;
4)氮气注入结束后,对真空炉进行除氮气处理;
5)除氮气处理结束后,对真空腔保温设定时间以利于超导腔对氮的吸收,然后开始降温至50度以下,开启炉门,完成超导腔的氮掺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酸液对超导腔的内表面进行缓冲化学抛光;其中,所述酸液包括浓度为48%的HF、浓度为69%的HNO3和浓度为84%的H3PO4,且HF:HNO3:H3PO4的体积比为1:1:2;抛光结束后,要将超导腔灌满纯水洗去残留酸液,直至超导腔内纯水PH值大于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酸液对超导腔的内表面进行缓冲化学抛光时,所述酸液的流速小于18升/分钟,抛光时间为25~35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超导腔内表面的方法为:在洁净间对超导腔进行高压纯水喷淋,时间30分钟以上,晾干时间不小于10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首先将超导腔放入超声清洗池进行清洗,再用纯水将超导腔内、外均冲洗干净、晾干;然后对超导腔的内表面进行缓冲化学抛光;然后清洗超导腔内表面、晾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纯氮气的纯度>99.999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炉配备有低温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腔为内、外表面均光滑、平整、洁净的超导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4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