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084.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李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8;B32B27/18;C08L63/00;C08K3/04;C08K3/22;C08K7/1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背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终端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移动终端背板。其中,移动终端背板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中含有石墨烯或氧化石墨中的至少之一,以及热固性树脂;强度层,所述强度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层的一个表面上,且含有玻纤粉以及所述热固性树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强度层远离所述导热层的表面上,且含有金刚石以及所述热固性树脂。该移动终端背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良率较高,成本较低,硬度较大,耐高温,阻燃性能良好,抗弯折强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抗信号屏蔽能力较强,能够很好的满足5G通信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移动终端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017年8月,高通宣布已经完成在移动终端上的首次5G连接测试,此外,高通还推出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2017年9月,德国电信正式宣布联合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这是全球第一个推出完整5G网络技术的政府和企业!5G通信时代序幕已经拉开,移动终端又将迎来一次变革。
然而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背板是由金属制备得到的,由于金属的电磁屏蔽效应,使得信号难以通过移动终端;同时,目前无线充电逐渐普及,而移动终端的金属材质的背板会阻止磁场透过,无法实现无线充电。因此,目前的移动终端的背板限制了5G时代的发展以及无线充电的实现,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而,目前的移动终端背板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较大的相对介电常数、抗信号屏蔽能力较强、导热能力较强或者成本较低的移动终端背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背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背板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中含有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中的至少之一,以及热固性树脂;强度层,所述强度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层的一个表面上,且含有玻纤粉以及所述热固性树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强度层远离所述导热层的表面上,且所述保护层中含有金刚石以及所述热固性树脂。发明人发现,该移动终端背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良率较高,成本较低,硬度较大,耐高温,阻燃性能良好,抗弯折强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抗信号屏蔽能力较强,能够很好的满足5G通信的技术要求,在导热层中加入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可以提高移动终端背板的导热性能以及相对介电常数,在强度层中加入玻纤粉使得强度层防水效果较佳,抗张强度和硬度较高,在保护层中添加金刚石使得移动终端背板的抗磨性和导热性较佳,有利于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所述保护层的厚度的2-50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所述保护层的厚度的5-15倍。由此,移动终端背板的导热性能较佳,有利于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起到保护移动终端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强度层的厚度为所述保护层的厚度的0.5-2倍。由此,移动终端背板的硬度较高,抗弯折强度较强,防水效果较佳,保护移动终端效果较佳,使用性能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100-800微米,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所述强度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由此,移动终端背板的导热性能较佳,有利于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同时移动终端背板的硬度较大,抗弯折强度较高,保护移动终端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由此,热固性树脂的来源较广,成本较低,刚性大、抗弯折强度高、硬度高、耐温高、不易燃、产品尺寸稳定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装潢用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聚丙烯胶带基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