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金属亮边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865.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锋;陈有贤;李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旺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16 | 分类号: | B29C59/16;C23C14/12;C23C14/24;B29L31/34;B29K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谌杰君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壳 喷涂 制作 金属 镀材 烤漆 质感 塑胶 高分子金属 反面喷涂 金属效果 金属质感 喷涂金属 亚光面漆 蒸汽凝结 镀膜层 镭雕机 顺滑度 再附着 真空炉 蒸发源 抛光 手感 沉积 高亮 去除 握持 哑光 加热 清洗 蒸发 微观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金属亮边制作方法,制作塑料壳并抛光;在塑料壳的正面上喷涂UV底漆,然后喷涂金属漆,最后喷涂亚光面漆;通过镭雕机去除塑料壳的正面上的指定位置的烤漆,获得曲面3D图纹,清洗;在塑料壳反面喷涂UV漆,然后放置到真空炉内,通过蒸发源加热使镀材蒸发,镀材蒸汽凝结于塑料壳反面上,形成镀膜层;最后喷涂UV面漆。本申请方法制作的塑料壳具有极强的金属效果,具体效果如下:通过在塑料壳深处进行NCVM高分子金属沉积,形成微观高亮质感,再附着哑光金属质感的烤漆,这系列的工艺加强了握持手感的顺滑度,且极其接近金属的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金属亮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金属亮边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新月异,手机厂商针对手机性能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之余,对产品材质的突破和创新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
近几年,手机外壳的材质从聚碳酸酯到各类合金外壳,再到碳纤维和玻璃外壳甚至木质、陶瓷外壳……,从这一系列的演变不难看出消费者对于手机外壳的质感度的要求愈发严苛。手机厂商在对新型材质的不断探索之余,对于传统材质的再发掘也一直在进行当中。
作为被最多运用于手机外壳的材质,传统的聚碳酸酯可塑性强,耐冲击,具有一定的柔韧度,且高透明度和自由的染色性使得其颜色可以有多种选择。天线干扰度比较弱,重量轻便使得聚碳酸酯的外壳一度受到大众的追捧。然而传统的聚碳酸酯也有着质感差,不耐磨等一直难以解决的痛点。
在追求“时尚”与“功能”并重的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手机的追求也从最初的“功能多样化”转变成对“美”的享受,一种缤纷炫酷、夺人眼球的手机外壳便成为选择手机的首要标准。制备手机外壳的材料由最初的聚合物塑料逐渐突破金属导电性对手机天线信号收集的限制,演变为质感更加细腻的轻合金。然而,人们对美的最求总是“永无止境”,以真空镀膜为主的表面处理技术逐渐引入手机外壳的生产与加工中,可以较低的成本给塑料、镁、铝合金等常规手机外壳材料带来更加丰富的色彩、高档的质感,以及卓越的硬度、耐磨、防腐、抗老化等性能。以屡遭疯抢的iphone系列手机为例,从最初的塑料外壳、到金属外壳,再到最新的蓝宝石涂层外壳,宣示了一个新的、“质感”与“性能”并存的手机外壳时代的到来。
在此背景下,开发一种新型的工艺解决传统聚碳酸酯质感差的问题,实现了质感视觉效果的优化和提升至关重要。在外观材质趋同、风格越来越简洁的现代趋势下,新型聚碳酸酯工艺极大地丰富了ID设计语言,使手机外观的表现力更加多样化。相比于金属、玻璃等材质,新型聚碳酸酯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耐摔性和轻便性,且信号干扰弱,这更有利于提升通信质量,提供给消费者更高的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观高亮、金属哑光、手感顺滑、极其接近金属质感的塑胶金属亮边制作方法。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塑胶金属亮边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制作指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壳,将塑料壳正反面抛光成镜面效果;
S2:在塑料壳的正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18~20μm的UV底漆,然后在50~70℃温度下烘烤5~10分钟,其中UV能量控制在800~900毫焦耳/平方厘米;
S3:将S2得到的塑料壳正面喷一层8~12μm厚的金属漆,然后在温度70~75℃下烘烤10分钟;
S4:将S3得到的塑料壳正面喷一层20~25μm厚的亚光面漆,然后在45~60℃温度下烘烤5~10分钟,其中UV能量控制在1000~1200毫焦耳/平方厘米;
S5:制作曲面3D图纹,并通过格式转换成镭雕机所需的产品图纹;
S6:通过定位仿形治具对塑料壳进行定位固定,定位仿形治具能与塑料壳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旺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旺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膜压制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自动覆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