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3685.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徐朋飞;陈志超;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T7/70;G06T7/80;G05D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跟踪 系统 方法 | ||
1.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传给人脸检测模块;
目标框制作模块,用于制作目标框,并将制作的目标框传给目标框选择模块;
目标框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需求选择预先制作的目标框,并将选择的目标框传给目标框归一化模块;
目标框归一化模块,用于对选择的目标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目标框,并传给人脸检测模块;
人脸检测模块,用于从采集的图像中检测出人脸,利用归一化目标框框选目标人脸,获得目标人脸图像并传给电子稳像模块;
虚拟相机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相机坐标系,并将建立的虚拟相机坐标系传给电子稳像模块;
IMU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IMU数据并传给电子稳像模块;
电子稳像模块,用于根据无人机的IMU数据获取物理相机坐标系到虚拟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根据所述转换矩阵对虚拟相机中的目标人脸图像进行渲染,获得稳像后的目标人脸图像并传给人脸跟踪模块;
人脸跟踪模块,用于对稳像后的目标人脸进行跟踪具体包括:
实时获取相机相对于目标人脸的IMU姿态数据,并将所述姿态数据中的偏航角和俯仰角返回到无人机的飞控模块中,飞控模块根据该俯仰角和偏航角对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进行调整,实现无人机实时追踪所需跟踪的人脸。
2.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无人机上的相机进行图像采集;
b.确定图像中的目标人脸,从预先制作的目标框中选择合适的目标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框选目标人脸;
c.建立虚拟相机坐标系;
d.根据无人机IMU数据获取物理相机坐标系到虚拟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e根据所述转换矩阵对虚拟相机中的目标人脸图像进行渲染,获得稳像图像;
f.对稳像后的图像进行实时追踪:
实时获取相机相对于目标人脸的IMU姿态数据,并将所述姿态数据中的偏航角和俯仰角返回到无人机的飞控模块中,飞控模块根据该俯仰角和偏航角对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进行调整,实现无人机实时追踪所需跟踪的人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建立虚拟相机坐标系的方法为:
以物理相机坐标原点为原点,作一虚拟相机坐标系,所述虚拟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夹角保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无人机的IMU数据包含:相机姿态P=(R,T),其中,R为相机姿态P中的旋转矩阵,表示相机在相机坐标中相对于世界坐标的旋转矩阵,T为相机机姿态P中的平移向量,表示相机在相机坐标中相对于世界坐标的平移向量,其中,矩阵M=[R,T]即为从物理相机坐标系到虚拟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具体包括:
e1.在虚拟相机坐标系中建立一张像素值为空的虚拟图像;
e2.将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投影到虚拟图像中;
e3.计算虚拟图像在虚拟相机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即求取虚拟坐标系图像;
e4.计算虚拟坐标系图像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即求取世界坐标系图像区域;
e5.计算世界坐标系图像区域在相机坐标系图像中的对应位置,即求取相机坐标系图像区域;
e6.计算相机坐标系图像区域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即求取稳像图像区域;根据位置的对应关系,将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的像素值拷贝到稳像图像区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口图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滞留人员统计预警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