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805.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明;汪如军;范颂文;朱忠谦;杨春林;张强;殷泽新;昌伦杰;单全生;刘勇;陈利新;于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油井 生产 计算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测量注入流体前的井口压力;在向碳酸盐岩油井中注入流体时,测量所述流体的累积注入量、以及与所述累积注入量对应的第一注入压力;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为注入所述累积注入量的流体后的注入压力;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其中,所述生产压差为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差值。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生产压差计算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油井可以实现单井注水替油,当油井能量充足时,能够进行自喷生产,当油井能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注水或注气等方式进行焖井置换原油生产。
目前,通常是根据生产压差来确定是否需要向油井内注水或者注气。由于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近井区域脱气不明显,当地层平均压力水平较高时,储集层不发生不可逆塑性形变,因此,合理的生产压差应该是低于临界生产压差,在该压差范围内,油井产量稳定,可实现一定的采油速度。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计算生产压差,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根据测量出的地层压力减去测量出的井底流压,来计算生产压差。
然而,上述计算生产压差的方式,由于需要测量地层压力和井底流压,而且井底流压需要下井进行监测,因此,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使得计算生产压差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计算生产压差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包括:
测量注入流体前的井口压力;
在向碳酸盐岩油井中注入流体时,测量所述流体的累积注入量、以及与所述累积注入量对应的第一注入压力;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为注入所述累积注入量的流体后的注入压力;
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其中,所述生产压差为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包括:
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若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确定地层注进流体时的第二注入压力;
根据所述第二注入压力和所述井口压力,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注入压力和所述井口压力,计算所述生产压差,包括:
根据公式ΔP=(P1-P2)/2,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其中,ΔP为所述生产压差,P1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P2为所述井口压力。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绘制注入曲线;
根据所述注入曲线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确定地层注进流体时的第二注入压力,包括: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所述注入曲线的截距;
将所述截距确定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