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805.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明;汪如军;范颂文;朱忠谦;杨春林;张强;殷泽新;昌伦杰;单全生;刘勇;陈利新;于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油井 生产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注入流体前的井口压力;
在向碳酸盐岩油井中注入流体时,测量所述流体的累积注入量、以及与所述累积注入量对应的第一注入压力;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为注入所述累积注入量的流体后的注入压力;
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其中,所述生产压差为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差值;
所述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包括:
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若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确定地层注进流体时的第二注入压力;
根据所述第二注入压力和所述井口压力,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所述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确定地层注进流体时的第二注入压力,包括: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所述注入曲线的截距;
将所述截距确定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注入压力和所述井口压力,计算所述生产压差,包括:
根据公式ΔP=(P1-P2)/2,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其中,ΔP为所述生产压差,P1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P2为所述井口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绘制注入曲线;
根据所述注入曲线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3.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生产压差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注入流体前的井口压力;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在向碳酸盐岩油井中注入流体时,测量所述流体的累积注入量、以及与所述累积注入量对应的第一注入压力;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为注入所述累积注入量的流体后的注入压力;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井口压力、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生产压差;其中,所述生产压差为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差值;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确定地层注进流体时的第二注入压力;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入压力和所述井口压力,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所述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计算所述注入曲线的截距;
将所述截距确定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
所述计算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ΔP=(P1-P2)/2,计算所述生产压差;
其中,ΔP为所述生产压差,P1为所述第二注入压力,P2为所述井口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绘制注入曲线;
根据所述注入曲线判断所述累积注入量和所述第一注入压力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8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