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2268.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湘;吴家庆;朱书生;张贺;胡菊仙;孙俊薇;杨敏;黄惠川;梅馨月;杜飞;何霞红;李成云;朱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06;G01N30/1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郭奥博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大蒜 根系 分泌物 中硫醚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将硫醚类化合物标准品配制成梯度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旋转蒸发浓缩后用正己烷复溶,采用GC‑MS方法进行检测,得到不同浓度标准品溶液的GC‑MS谱图,绘制标准品溶液浓度和GC‑MS谱图对应峰面积的最佳拟合曲线,将待测根系分泌物GC‑MS谱图中对应组分的峰面积代入所述最佳拟合曲线公式,即可计算出其在根系分泌物中的浓度。本发明采用硫醚类化合物收集效率最高的收集方法以及损失最低的浓缩方法,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硫醚类化合物,进一步优选采用标准品添加回收的方法消除浓缩过程目标组分损失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实现对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精确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化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常见的蔬菜,它具有抗癌、杀虫、抑菌等多种功效。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但由于结构不稳定同时易分解为二烯丙基二硫(DADS)及其他硫醚类化合物,具备广谱抑菌活性。大蒜体内合成的硫醚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根系分泌的方式进入土壤中,对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造就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专利文献CN 103063491A公开了一种采用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大蒜中含硫化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CN 103820523 A提供了一种提取大蒜中具有浓厚味的含硫物质的方法,但上述现有技术涉及的方法均需要从大蒜体内提取化合物的方法,目前尚无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另外,由于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同时具备较强挥发性,常用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定量检测,根系分泌物收集后的旋转蒸发或者冷冻干燥浓缩过程易产生较大损失,通过硫醚类化合物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定量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标准品添加回收的方法联合定量检测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硫醚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硫醚类化合物的标准品,以水为溶剂,按照浓度梯度配制成多份标准品溶液;
(2)在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中分别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层,蒸干溶剂后用正己烷复溶并定容,备用;
(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经步骤(2)处理后的标准品溶液进行检测,得GC-MS谱图;将所述多份标准品溶液的浓度与其各自在所述GC-MS谱图中对应的峰面积进行曲线拟合,得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
(4)将待测的新鲜大蒜的根系浸泡于无菌水中,收集含有待测样品根系分泌物的浸泡液;采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法对所述浸泡液进行处理,再采用与步骤(3)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得到待测样品GC-MS谱图;
(5)将所述待测样品GC-MS谱图与标准品溶液的GC-MS谱图进行对比,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所述标准品相同的硫醚类化合物;
(6)将经步骤(5)确定与所述标准品相同的硫醚类化合物在所述待测样品GC-MS谱图中对应的峰面积代入步骤(3)所得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中,求得所述待测样品中硫醚类化合物的含量。
本发明所述硫醚类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烯丙基丙基二硫醚等,优选为二烯丙基二硫醚。
为了获得与待测样品浓度匹配且拟合度好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本发明优选步骤(1)所述多份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100mg/L、200mg/L、400mg/L、6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