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老化食用菌全谷物五谷粽子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49807.3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8094896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刘婷婷;张艳荣;王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7/126 分类号: A23L7/126;A23L25/00;A23L11/00;A23L31/00;A23L29/00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魏征骥
地址: 130000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五谷 食用菌 抗老化 粽子 谷物 食品加工技术 抗老化性能 糖代谢异常 产品口感 环境友好 强身健体 生产过程 食用安全 物性稳定 营养优势 深加工 籽粒 柔韧 包制 废汽 回调 降阻 冷热 热食 添加剂 废渣 软化 生产 调配 食用 多样性 筛选 赋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抗老化食用菌全谷物五谷粽子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将食用菌、全谷物五谷籽粒筛选除去杂质后,经抗老化及降阻处理、调配、包制、预熟、复聚、回调软化等处理,生产口感优良、物性稳定的食用菌五谷粽子。本发明产品口感柔韧有弹性,含有食用菌、五谷的全部营养成分,尤其适于糖代谢异常消费者食用。产品抗老化性能好,冷热皆食,热食风味更佳,拓宽了食用菌五谷的应用范围,赋予其深加工的多样性,充分发挥食用菌五谷强身健体的营养优势,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无废渣、废汽及有害物质产生,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产品食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抗老化食用菌全谷物五谷粽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是一种用箬叶、芦叶、柊叶、露兜叶或槲叶等包裹糯米或黏黍,经过蒸煮而成的食品。传统粽子是以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米制品,一般包有馅料,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几乎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种类繁多,如蜜枣棕、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火腿粽、蛋黄粽、竹叶粽、甜茶粽,等等。在我国南方,浙江嘉兴粽子最具代表性。

传统粽子几乎都单一选用糯米加工而成,属于高淀粉、高黏度食物,缺乏纤维、不易消化。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不宜食用。全谷物是指几乎完整保留谷物全部天然组成成分的谷物及其制品,其基本组成包括胚乳、胚芽与皮层,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的颖果一样。全谷物及其制品不仅含有淀粉、蛋白质,而且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镁、铁和膳食纤维。另外还含有多酚、维生素E、单宁、类胡萝卜素、植酸、木质素、γ-谷维素等抗氧化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调节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代谢酶等内源抗氧化剂的合成等作用。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蛋白质含量一般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而谷物食品缺乏赖氨酸。食用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的营养缺陷。食用菌作为健康食品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延缓血糖升高、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老化食用菌全谷物五谷粽子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目前传统糯性精白米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易老化营养价值降低、食用菌五谷食用方法单一、烹调加工技术落后、具有营养阻碍缺陷、经济及社会效益低等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下列步骤得到的:

(一)物料抗老化及降阻处理

(1)、干食用菌、全谷物五谷、豆类流动水洗涤干净,脱除不可食用杂质后备用;

所述全谷物五谷包括如下质量份数比的谷物: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黑米: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燕麦: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糜子: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黄小米: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荞麦: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糯米:芡实:只脱除颖壳、保留种皮的薏米=10:(1~7): (1~6):(1~6):(1~4):(0~4):(0~3):(0~4);

所述豆类包括如下质量份数比的豆类:没有去除豆衣的红小豆:红芸豆:白扁豆籽粒=10: (0~7):(0~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