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6543.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昂;王荣;位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24 | 分类号: | G02F1/1524;G02F1/15;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封胶框、PET垫圈、电致变色层、液态电解质和导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垫圈根据器件与电致变色层的形状、大小调节;所述电致变色层为rGO/NiO复合薄膜,具有疏松多孔形貌,孔径为纳米级别,且rGO均匀负载在NiO薄膜的孔道上;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ITO导电玻璃洗净后真空干燥;将ITO导电玻璃的非导电面和导电面周围用聚酰亚胺胶带包裹,然后通过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未被聚酰亚胺胶带包裹的导电面表面负载NiO薄膜;
步骤2)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GO粉末,将制得的GO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GO溶液;将无水乙醇和质量分数为25~28%的浓氨水加入到GO溶液中,充分搅拌后,转移至水热釜中,120~150℃反应12~24h;过滤洗涤后,加入去离子水,配置成rGO悬浮液;
步骤3)采用浸渍法将表面负载有NiO的ITO导电玻璃浸入rGO悬浮液中,重复一次以上进行修饰,得到表面覆有rGO/NiO复合薄膜的ITO导电玻璃,作为工作电极,所述rGO/NiO复合薄膜即为电致变色层;
步骤4)把PET裁剪成一个与电致变色层尺寸相当的矩形框,顶端预留孔道;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在电致变色层附近,尺寸、形状与PET矩形框相同,得到第一层封胶框;
步骤5)将PET矩形框对齐放置于第一层封胶框上压紧,至环氧树脂与PET粘牢且无缝隙;然后再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于PET矩形框上,得到第二层封胶框;
步骤6)取按步骤1)清洗干燥的ITO导电玻璃覆盖到第二层封胶框上,粘牢,凝固;
步骤7)从步骤4)所述预留的孔道中注入液态电解质,然后将预留孔道封堵,即得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ITO导电玻璃洗净后真空干燥;将ITO导电玻璃的非导电面和导电面周围用聚酰亚胺胶带包裹,然后通过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未被聚酰亚胺胶带包裹的导电面表面负载NiO薄膜;
步骤2)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GO粉末,将制得的GO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GO溶液;将无水乙醇和质量分数为25~28%的浓氨水加入到GO溶液中,充分搅拌后,转移至水热釜中,120~150℃反应12~24h;过滤洗涤后,加入去离子水,配置成rGO悬浮液;
步骤3)采用浸渍法将表面负载有NiO的ITO导电玻璃浸入rGO悬浮液中,重复一次以上进行修饰,得到表面覆有rGO/NiO复合薄膜的ITO导电玻璃,作为工作电极,所述rGO/NiO复合薄膜即为电致变色层;
步骤4)把PET裁剪成一个与电致变色层尺寸相当的矩形框,顶端预留孔道;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在电致变色层附近,尺寸、形状与PET矩形框相同,得到第一层封胶框;
步骤5)将PET矩形框对齐放置于第一层封胶框上压紧,至环氧树脂与PET粘牢且无缝隙;然后再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于PET矩形框上,得到第二层封胶框;
步骤6)取按步骤1)清洗干燥的ITO导电玻璃覆盖到第二层封胶框上,粘牢,凝固;
步骤7)从步骤4)所述预留的孔道中注入液态电解质,然后将预留孔道封堵,即得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GO溶液中GO的浓度为1.11~2mg/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GO溶液、无水乙醇和浓氨水的体积比为9:18:2~9:1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5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