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流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907.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赖春兰;肖家木;李路;方冬;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7/082;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流器件 衬底 深槽 终端 隔离 扩散 侧壁 元胞 边缘缺陷 导电沟道 器件元胞 依次连接 制造工艺 沟道区 耗尽型 通过槽 引入槽 内推 源区 阱区 制造 垂直 | ||
1.一种恒流器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并依次连接的元胞,每个元胞包括P型重掺杂衬底(2)、N型掺杂外延层(3)、位于N型掺杂外延层(3)之中的扩散P型阱区(4),所述扩散P型阱区(4)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每个元胞的两端,位于扩散P型阱区(4)内部的第一P型重掺杂区(5)和N型重掺杂区(7),第一P型重掺杂区(5)位于N型重掺杂区(7)的两侧,N型掺杂外延层(3)和扩散P型阱区(4)上表面设有氧化层(10),元胞还包括覆盖整个元胞上表面的金属阴极(9)、位于P型重掺杂衬底(2)下表面的金属阳极(8),所述第一P型重掺杂区(5)、N型重掺杂区(7)和金属阴极(9)形成欧姆接触,所述P型重掺杂衬底(2)和金属阳极(8)形成欧姆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型掺杂外延层(3)中的介质深槽(12)、位于介质深槽(12)底部以及侧壁的P型掺杂区(14)、位于N型重掺杂区(7)和N型掺杂外延层(3)之间且嵌入扩散P型阱区(4)上表面的N型耗尽型沟道区(6),所述氧化层(10)位于N型掺杂外延层(3)和N型耗尽型沟道区(6)上表面,所述位于N型掺杂外延层(3)中的介质深槽(12)以及位于介质深槽(12)底部和侧壁的P型掺杂区(14)使得器件的侧壁实现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元胞区内部边缘的P型掺杂ring区(41),整个器件最外围的扩散P型阱区(4)和P型掺杂ring区(41)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流器件,其特征在于:介质深槽(12)内部设有用于填充槽内氧化层间隙的介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13)为多晶硅、或二氧化硅、或氮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器件中各掺杂类型相应变为相反的掺杂,即P型掺杂变为N型掺杂的同时,N型掺杂变为P型掺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器件所用半导体材料为硅或碳化硅。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P型重掺杂硅片作为衬底;
步骤2:在P型重掺杂衬底(2)实施N型掺杂外延生长;
步骤3:对具有N型外延层的P型衬底硅片进行扩散P型阱区(4)注入前预氧;
步骤4:光刻扩散P型阱区窗口,进行扩散P型阱区(4)注入,注入剂量根据不同电流能力调节;
步骤5:淀积深槽刻蚀掩膜氮化硅,并光刻介质深槽(12)区窗口,进行深槽刻蚀;
步骤6:槽内注入P型杂质形成P型掺杂区(14);
步骤7:场氧生长,同时实现介质深槽(12)的填充以及扩散P型阱区(4)的推结;
步骤8:进行表面N型耗尽型沟道区(6)注入前预氧;
步骤9:进行表面N型耗尽型沟道区(6)注入,注入剂量根据不同电流能力调节;
步骤10:进行第一P型重掺杂区(5)、N型重掺杂区(7)注入前预氧,光刻N+窗口,进行N型重掺杂区(7)注入,光刻P+窗口,进行第一P型重掺杂区(5)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11:在元胞上表面淀积前预氧,淀积氧化层,光刻、刻蚀形成氧化层(10);
步骤12:欧姆孔刻蚀,淀积铝金属;
步骤13:刻蚀金属,形成金属阴极(9);
步骤14:淀积钝化层,刻阴极PAD孔;
步骤15:P型重掺杂衬底(2)下表面形成金属阳极(8);
步骤16:淀积钝化层,刻阳极PAD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流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之后步骤8之前进行多晶硅的回填以及刻蚀,确保深槽内的完全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P型重掺杂硅片作为衬底;
步骤2:在P型重掺杂衬底(2)上进行N型掺杂外延;
步骤3:光刻出P型掺杂ring区(41)窗口,进行P型掺杂注入;
步骤4:在外延片终端区刻蚀深槽;
步骤5:以垂直注入方式进行P型杂质注入;
步骤6:热生长形成硅片上表面的厚场氧层,与此同时槽内侧壁也形成氧化层,P型掺杂ring区(41)也在该热过程中完成推结;
步骤7:向槽内空隙淀积多晶硅介质(13);
步骤8:去除表面多晶;
步骤8:光刻有源区;
步骤9:进行扩散P型阱区(4)注入前预氧;
步骤10:光刻扩散P型阱区窗口,进行扩散P型阱区(4)注入,注入剂量根据不同电流能力调节,然后进行扩散P型阱区(4)推结,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11:进行表面N型耗尽型沟道区(6)注入前预氧;
步骤12:进行表面N型耗尽型沟道区(6)注入,注入剂量根据不同电流能力调节;
步骤13:进行第一P型重掺杂区(5)、N型重掺杂区(7)注入前预氧,光刻N+窗口,进行N型重掺杂区(7)注入,光刻P+窗口,进行第一P型重掺杂区(5)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14:在元胞上表面淀积前预氧,淀积氧化层,光刻、刻蚀形成氧化层(10);
步骤15:欧姆孔刻蚀,淀积铝金属;
步骤16:刻蚀金属,形成金属阴极(9);
步骤17:淀积钝化层,刻阴极PAD孔;
步骤18:P型重掺杂衬底(2)下表面形成金属阳极(8);
步骤19:淀积钝化层,刻阳极PAD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9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有P型埋层的双栅载流子储存性IGBT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