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堆中锆合金元件腐蚀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0705.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董磊;李德军;邓建华;李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28 | 分类号: | C23C14/28;C23C14/58;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堆 锆合金 靶材 抗腐蚀性能 腐蚀防护 基底 薄膜 退火 单脉冲能量 压水反应堆 薄膜样品 背景气体 处理结束 复合薄膜 均匀致密 真空退火 重复频率 合金基 波长 沉积 脉宽 制备 保温 合金 照射 腐蚀 | ||
1.一种用于反应堆中锆合金元件腐蚀防护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以Zr-4合金为基底,沉积之前对基底进行预处理,用360#、800#、1500#砂纸依次对合金表面进行打磨,用丙酮超声清洗15 min,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 min,之后用氮气将样品吹干;
步骤二:设置入射激光的参数和靶基距离:选用波长为248 nm、脉宽为25 ns的KrF准分子激光,单脉冲能量为200-500 mJ,重复频率3-7 Hz;选用Cr2N靶材,直径50 mm,厚度3 mm,靶材与基底之间的距离为30-50 mm,调整光路,使激光正对靶心;
步骤三:对腔室抽真空至3×10-5 Pa,沉积过程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作为背景气体,氧气流量为1-5 sccm,沉积时间设置为60 min;
步骤四:对制备出的薄膜进行真空退火,以降低薄膜内应力,防止薄膜开裂和脱落;
退火温度为300-600℃,保温时间为30 min。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应堆中锆合金元件腐蚀防护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在反应堆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是锆合金基底的1/25-1/10。
3.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反应堆中锆合金元件腐蚀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的KrF准分子激光的单脉冲能量为350 mJ,重复频率5 Hz,靶材与基底之间的距离为40 mm;步骤三中背景气体O2的流量为3 sccm;步骤三中对样品进行真空退火的温度为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7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