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空轨道架式移动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645.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胜军;邱显葵;徐忠良;刘悦;钟荣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35;B60L53/18;B60L53/68;B60L53/66;B60L53/1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空 轨道 架式 移动 智能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轨道架式移动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个充电桩、电缆供料装置、轨道架、机器人、若干个停车位和若干个充电接口,轨道架设置于若干个停车位的上方,电缆供料装置设置于轨道架的侧部,轨道架包括架体及设置于架体顶部的轨道,机器人滑动挂设于轨道,若干个所述充电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若干个所述充电接口分别对应于若干个停车位,若干个充电接口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电连接。本发明节约了投入成本、管理方便、防盗性强、无需人工操作,重要的是实现了智能化、流水线化充电,提高了充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轨道架式移动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能源不断匮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对世界各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全球汽车工业为破解能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努力推动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特别是08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世界汽车产业进入全面交通能源转型时期,发展电动汽车成为国际上取得高度共识的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技术路线,因而世界电动汽车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原因。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在我国更加突出,PM2.5已成为中国政府的考核标准。2014年的APEC北京会议,更加彰显了我国政府环境治理的决心和能力。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2014年12月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2.72万辆,同比增长3倍。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以及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其中能源供给系统是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充电和电池系统及能源供给模式。作为电动汽车的附属关联产业,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成为一个新的科技领域,世界各国都加紧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研究。并拟制作充电技术标准,为未来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占据先机。我国通过“十城千辆”工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方面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委已建立了高效的部级协调运转机制,产业规划、科技计划、财政政策紧密结合,推动了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与产业创新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初步统计,到2014年底,在我国累计生产的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20万多辆。2014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针对电动汽车应用中的充电难、用电贵、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难题,提出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扫清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一系列障碍。其中,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区等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降低充电成本。但是,目前电动汽车发展依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仍然有很多技术面问题亟待解决,电池续航里程升级、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基建完善等制约发展的因素。以比亚迪E6为例,其最大续航里程300公里,单次充电时间超过五个小时,车主表示每次出门都需要计算好里程,存在焦虑情绪。二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带来的体制、机制问题,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提供电能的补充,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涉及到供电商、运营商和用户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三是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商业开发及运营模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程度,保障运行安全和市场发展的空间。确定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寻找合适的充电设施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和盈利方式,更快地推进电动汽车商业化已成为现在迫切需要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四是环境问题,环境限制不可能建设那多充电桩,电池组生产、运输、安装、处理、充电、更换、报废安全处理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五是由于电动汽车起步阶段大量充电站桩咪表建设,会造成资源浪费,规划不足又会制约产业快速发展。以10%电动车比例思考,年10%增长率,充电桩一次规划建设到位,那么第一年闲置90%第二年闲置80%,到第五年闲置50%,加之前四年闲置的就达350%,资源利用浪费惊人,投资回报率太低,制约着社会资金参与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加之现在燃油车保有量大,占用充电桩位置,不可能建设大量充电桩。由此,如何为电动汽车快速而经济地充电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行业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移动充电平台及其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共享单车的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