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EM下管状分子特征的三叶木通易混淆品种的鉴定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93526.0 申请日: 2017-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7941833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张小卉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3/2202 分类号: G01N23/2202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王霞
地址: 71006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sem 管状 分子 特征 木通 混淆 品种 鉴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材鉴定技术领域,涉及三叶木通及其易混淆品种的鉴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EM下管状分子特征的三叶木通易混淆品种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根、茎,具有活血止痛、清热利尿的功能。传统中药木通又称木通,收载于《中国药典》。但在用药历史上,由于木通资源紧缺,该属植物属历史性混用,曾出现木通混用现象,有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其中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危害最大,会导致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在2003年就明令禁止使用关木通。其它代用如马兜铃科的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以及毛茛科小木通和绣球藤由于危害较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混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资源紧缺;2.基础研究薄弱(不认识、分类乱、成分不清楚)。因此,对传统中药木通进行全面细致的生物学分析迫在眉睫,有望彻底解决历史遗留性混用和代用问题。

木通传统的鉴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其茎的形态(如断面粗糙特征,导管直径)和粉末颜色(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但是由于没有详细而客观的标准,导致鉴定不准确或错误。近年来较新的鉴定方法如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色谱法等方法来鉴定,DNA条形码和分子标记法费用高、周期长、数据分析复杂,增加了鉴定的难度和成本。色谱法由于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器官的有效药用成分存在差异,比较和筛选难以确定统一的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EM下管状分子特征的三叶木通易混淆品种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快速、精准,对设备要求低,操作容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SEM下管状分子特征的三叶木通易混淆品种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鉴别的药材木通藤茎切细段浸泡于乙醇溶液中进行固定,然后采用铬酸-硝酸离析法进行离析处理;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药材洗涤、离心,取沉淀物,将沉淀物浸没于乙醇溶液中制成悬浮液,保存备用;

3)制备临时装片;

4)将经步骤3)制好的临时装片染色处理后,在SEM下观察,并拍照记录药材的管状分子穿孔板类型、纹孔膜特征、导管纹孔试样及口径长度;

5)当观察结果满足:

第一,95%以上的导管端壁为单穿孔板类型,5%的为梯状穿孔板,端壁穿孔板具有短喙;

第二,若侧壁穿孔板为梯状,其端壁为单穿孔平截无尾;

第三,纹孔膜仅出现在管胞状导管的端壁;

第四,导管的纹孔式样为互列式;

第五,口径长度为30~60μm;

则判断该药材为三叶木通。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固定是将木通藤茎切成长度为0.8~2cm的小段,浸入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固定40~60h。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离析处理是将固定后的材料浸入离析液中,在40~50℃的恒温箱中离析处理24~48h。

优选地,所述离析液由质量浓度为10%的硝酸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0%的铬酸溶液等体积混合配制而成;加入的离析液的质量为材料的15~20倍。

优选地,步骤2)中,洗涤是用蒸馏水洗涤;离心是在6000~8000rpm下处理8~12min。

优选地,步骤2)中,将离心后的沉淀物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

优选地,步骤2)中,制得的悬浮液保存时间长达6个月。

优选地,步骤3)中,临时装片是吸取1~2滴悬浮液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入蒸馏水涂抹均匀,盖上盖玻片,阴干48h。

优选地,步骤4)中,采用5%的番红溶液进行染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根据不同物种的药材藤茎的导管分子微特征,如纹孔膜,纹孔式样,穿孔板类型,不同穿孔板的导管分子比例等,来精准鉴别药材。三叶木通茎的显微特征为:(1)95%的导管多为单穿孔板类型,且端壁穿孔板具有短喙,仅5%的类型为梯状穿孔板;(2)无纹孔膜,或仅出现在管胞状细长导管的端壁;(3)导管侧壁的穿孔板为梯状、纹孔式样为互列式;(4)导管大小长度约100-300μm、口径约30-60μm。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出木通科的三叶木通与毛茛科的川木通、马兜铃科的关木通,该方法的意义在于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常用木通药材微形态学鉴定的指导性标准。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