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均衡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940.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林桂纯;马丽霞;蒋镇;许莹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11/00;A23L25/00;A23L33/105;A23L33/10;A23L19/00;A23L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营养均衡 药食同源中药 食品组合物 金银花 燕麦 高温处理 挤压膨化 健康食品 五谷杂粮 营养流失 综合营养 杏仁 银耳 微量元素 饱腹感 黑芝麻 坚果类 南瓜籽 枸杞子 荞麦 氨基酸 上火 降脂 顺滑 塑形 玉竹 薏米 维生素 红豆 菊花 香气 百合 蛋白质 核桃 减肥 补充 | ||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代餐塑形、营养均衡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五谷杂粮类、坚果类和药食同源中药类制备得到,原料包括薏米、荞麦、燕麦米、藜麦、红豆、金银花、菊花、玉竹、枸杞子、百合、银耳、杏仁、黑芝麻、核桃、南瓜籽等,本发明所述的营养代餐粉营养丰富,饱腹感强,且避免了挤压膨化等高温处理带来的营养流失和易上火的特点,口感顺滑,香气浓郁,满足人体维持自身功能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实现减肥降脂的同时还能够达到综合营养补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代餐塑形、营养均衡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多种谷物类复配食用,可以使不同种类谷物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得到补充,混合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须氨基酸含量以及比例更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提高膳食蛋白质的价值。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是以谷物为主题,开发多谷物膳食平衡的营养代餐粉十分的复合国内人群的需求。
食物是人类保健的最好产品,“药食同源”是中医药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周礼·天官·疾医》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说明了五谷的生理保健作用。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我们称为食疗。而“疗”又不如“补”,食补即是用食物营养功效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通过进补膳食以达到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延年益寿、强健体魄。《千金药方》记载:“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利用五谷杂粮、中药等进行食补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代餐粉是一种主要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组成,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它集营养均衡、效果显著、食用方便等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自全谷粉及有机胚芽粉面世以来,得到众多减肥瘦身人士的喜爱和欢迎,减肥效果特别好,无副作用。代餐粉秉承营养均衡、健康减肥的理念,能量低,营养均衡,通过调整和均衡身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食用起来安全又有效,无副作用,因而广受减肥人士欢迎。代餐粉合理食用,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减肥食品。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谷类代餐粉和果蔬代餐粉等。
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CN102578461A公开了一种适合糖尿病人服用的黑苦荞代餐粉,添加苦荞粉、膳食纤维粉、魔芋粉、苹果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等制备得到。Cn04026446A公开了一种适合于高血糖人群服用的营养代餐粉,选自果蔬粉、膳食纤维粉、桑叶提取物制备得到。CN106261439A公开了具有优异减肥效果且无饥饿感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代餐粉。
随着挤压膨化技术的发展,利用螺杆挤压处理谷物得到代餐粉应运而生,Cavada等人在挤压膨化玉米和糙米的过程中添加豆类,发现豆类添加量在15%时,氨基酸结构更加的均衡。
然而,目前代餐粉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经过挤压膨化处理的产品易导致上火;普遍口感较差;一些代餐粉虽然达到了减肥的效果但营养价值低,易导致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疲劳无力以及减肥后皮肤松弛、缺乏弹性。
发明内容
针对于目前代餐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均衡、口感均匀顺滑、可长期服用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营养均衡的代餐粉,包括以下组分:五谷杂粮类100-150份、坚果类20-45份、中药类30-60份。
进一步地,五谷杂粮类选自薏米、荞麦、燕麦米、藜麦、红豆、糙米、绿豆、鹰嘴豆、红米、大麦、玉米渣、黑米、黑豆、芸豆、赤小豆、高粱米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用碳水化合物组件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蓝靛果奶酪型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