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6774.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王兴民;赵新利;高峰;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13 | 分类号: | G01L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信息 扭角 联轴器 飞轮 指针 内燃动力 扭矩测试 总成轴 传感器 预设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发电机主轴 内燃机主轴 角度确定 被动端 输出端 输入端 主动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固定于飞轮上的第一指针的第一转动信息;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联轴器被动端的第二指针的第二转动信息;且第一指针与第二指针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第二转动信息和第一预设角度确定联轴器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初始静扭角;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飞轮的第三转动信息;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联轴器被动端的第四转动信息;根据第三转动信息、第四转动信息确定扭角波动中间值;根据初始静扭角以及扭角波动中间值确定飞轮与联轴器被动端之间的相对扭角差,进而确定内燃机主轴输出端与发电机主轴输入端之间的扭矩值,使得测得的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扭矩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动车组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包括内燃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即内燃机主轴的输出端与联轴器主动端固定连接,联轴器被动端与发电机主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内燃机主轴的输出端固定设置飞轮,飞轮质量较大,可以储能,从而可以提高内燃动力总成轴系运行的平稳性。另外,在内燃机主轴背离输出端的自由端套设有自由端齿轮,自由端齿轮可以与电机或马达连接,充分利用内燃机主轴的动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动车组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动车组运营的可靠和安全,因此如何精确测量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轴系扭矩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加装齿盘的方式来实现,即在内燃机主轴的输出端和发电机主轴的输入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第一齿盘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磁电传感器,第二齿盘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磁电传感器,当轴系转动时,采集模块可以获取第一磁电传感器和第二磁电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处理模块可以根据该数据确定轴系的扭转角,进而获得转矩。
但是,由于联轴器具有较大的弹性,当内燃机主轴转动时,联轴器主动端同时转动,而联轴器被动端不会立即转动,只有当主动端转过一定角度后被动端才会转动,该角度被称为初始静扭角,并且由于初始静扭角的存在,使得内燃机主轴输出端与发电机主轴输入端的相对扭转角较大。而现有技术加装齿盘的方式只适用于轴系的相对扭转角小于齿盘一个齿的角度,因此,当初始静扭角大于一个齿的角度时,测量结果不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加装齿盘的方式无法准确测量联轴器两端扭矩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固定于飞轮上的第一指针的第一转动信息;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联轴器被动端的第二指针的第二转动信息;且所述第一指针与所述第二指针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根据所述第一转动信息、所述第二转动信息和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确定所述联轴器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初始静扭角;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飞轮的第三转动信息;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联轴器被动端的第四转动信息;根据所述第三转动信息、所述第四转动信息确定扭角波动中间值;根据所述初始静扭角以及所述扭角波动中间值确定所述飞轮与所述联轴器被动端之间的相对扭角差,进而确定内燃机主轴输出端与发电机主轴输入端之间的扭矩值。
如上所述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磁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为同一个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为磁电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90度。
如上所述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五传感器获取固定于内燃机主轴自由端齿轮的第五转动信息;根据所述第三转动信息和所述第五转动信息确定所述内燃机主轴两端的相对扭角差,进而确定内燃机主轴两端的扭矩值。
如上所述的内燃动力总成轴系扭矩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五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泊锚链张力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尺度装药爆轰压力动态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