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循环式锚杆的制作与输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3529.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公联信达智能交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式锚杆 制作 技术 | ||
1.一种反循环式锚杆的制作与输浆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制作技术包括钢材的选用和钢构件的加工与组装,输浆技术包括注浆与压浆;所述的反循环式锚杆〔1〕被应用于修复U型桥台〔4〕,锚固岩体边坡〔5〕、加固土体边坡〔6〕和密实高填土路基〔7〕的公路工程中;反循环式锚杆〔1〕的主体钢管〔1-1〕和封锚钢板〔1-10〕都具有双重作用;在向锚孔〔2〕内注浆与压浆的过程中,它们都是输浆构件;当锚孔〔2〕内的水泥浆〔3〕凝固后,它们都转成锚固构件;反循环式锚杆〔1〕的锚固构件由一根主体钢管〔1-1〕、一个端头管〔1-2〕、一个顶端封堵〔1-3〕、一个封锚钢板〔1-10〕和数个扶正器〔1-5〕组成;主体钢管〔1-1〕用无缝钢管制作,在其尾部车有一段15mm长的内螺纹,在其顶部的左右两侧,各以75mm为间距设有三个口径为15mm的射浆孔〔1-4〕;端头管〔1-2〕套在主体钢管〔1-1〕的顶部,其前端与主体钢管〔1-1〕的顶端相取齐,在其尾端与主体钢管〔1-1〕的侧面之间,设有一道周圈满焊焊口;顶端封堵〔1-3〕与端头管〔1-2〕相对接,在其对接处亦设有一道周圈满焊焊口;扶正器〔1-5〕由两个钢套管和六个支撑件组成;在射浆孔〔1-4〕与封锚钢板〔1-10〕之间,沿着主体钢管〔1-1〕的纵向,扶正器〔1-5〕以1.6m为间距设置,其数量根据主体钢管〔1-1〕的长度而设定;反循环式锚杆〔1〕的输浆构件由一根主体钢管〔1-1〕、一根排气管〔1-6〕、一个排气节门〔1-7〕、两根进浆管〔1-8〕、一个进浆节门〔1-9〕和一个封锚钢板〔1-10〕组成;排气管〔1-6〕用一段外径为14mm、壁厚为2mm、长度为900mm的焊缝钢管弯制而成;所弯制的夹角为135度,该夹角两边的长度相等;在排气管〔1-6〕的尾部,车有一段15mm长的外螺纹,拧接一个排气节门〔1-7〕;进浆管〔1-8〕用一段长度为150mm的焊缝钢管制作,在其两个端部都车有一段15mm长的外螺纹;封锚钢板〔1-10〕用一个厚度为10mm、直径为88mm的圆形钢板制作,在其平面的正中部位,设有一个口径为42.5mm的大圆孔,与该大圆孔相切的是一个口径为14.5mm的小圆孔;在U型桥台〔4〕、岩体边坡〔5〕和土体边坡〔6〕之内,锚孔〔2〕都沿水平方向设置;插入锚孔〔2〕中的反循环式锚杆〔1〕,其主体钢管〔1-1〕的尾端凹入锚孔〔2〕孔口25mm;排气管〔1-6〕位于主体钢管〔1-1〕的尾部之上,其前半部分位于锚孔〔2〕之内,并与主体钢管〔1-1〕相平行且相贴,其后半部分位于锚孔〔2〕之外,并与主体钢管〔1-1〕呈45度夹角;排气管〔1-6〕的前半部分和主体钢管〔1-1〕的尾部分别插入封锚钢板〔1-10〕的小圆孔中和大圆孔中,并都与封锚钢板〔1-10〕相焊接,该封锚钢板〔1-10〕凹入锚孔〔2〕孔口300mm;从主体钢管〔1-1〕的尾端起,向后依次拧接着一根进浆管〔1-8〕、一个进浆节门〔1-9〕和一根进浆管〔1-8〕;在高填土路基〔7〕之内,锚孔〔2〕沿垂直方向设置,插入锚孔〔2〕中的反循环式锚杆〔1〕,其主体钢管〔1-1〕的尾端低于锚孔〔2〕孔口25mm,其封锚钢板〔1-10〕低于锚孔〔2〕孔口300mm,其排气管〔1-6〕和排气节门〔1-7〕皆位于主体钢管〔1-1〕之侧;从主体钢管〔1-1〕的尾端向上,依次拧接着一根进浆管〔1-8〕、一个进浆节门〔1-9〕和一根进浆管〔1-8〕;利用所述的反循环式锚杆〔1〕进行注浆与压浆,在其尾端与压浆机之间连接一根橡胶管;将压浆机的压力调至0.2MPa;在压浆机的作用下,水泥浆〔3〕经过进浆管〔1-8〕和进浆节门〔1-9〕进入主体钢管〔1-1〕中,在主体钢管〔1-1〕的顶端被顶端封堵〔1-3〕阻挡后,从射浆孔〔1-4〕射出;射出的水泥浆〔3〕沿着反循环式锚杆〔1〕与锚孔〔2〕孔壁之间的空隙往回返,在锚孔〔2〕孔口处被封锚钢板〔1-10〕阻挡后,穿过排气管〔1-6〕从排气节门〔1-7〕喷出;关闭排气节门〔1-7〕,注浆完成;将压浆机的压力调至0.6MPa,在压浆机的作用下,水泥浆〔3〕继续进入锚孔〔2〕中;当水泥浆〔3〕不能再被压入锚孔〔2〕后,关闭进浆节门〔1-9〕,压浆完成;在岩体边坡〔5〕或土体边坡〔6〕表面的外侧,所保留的进浆管〔1-8〕都被混凝土喷射层〔10〕覆盖;在高填土路基〔7〕的顶面之上,所保留的进浆管〔1-8〕都被沥青混凝土路面〔11〕覆盖;所述的水泥浆〔3〕其凝固体的抗压强度等于C2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公联信达智能交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公联信达智能交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压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水可多级利用的基坑降水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