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可进行收缩折叠存放的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531.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6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易青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进行 收缩 折叠 存放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翼可进行收缩折叠存放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其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可通过地面站或飞手操作跟踪、定位飞行设备,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其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垂直起飞,回收时,可自动着陆,可反复使用。
但现有的无人机的机翼,虽然具有折叠放置的功能,但其折叠后裸露在无人机的外部,易造成机翼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翼可进行收缩折叠存放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无人机的机翼,虽然具有折叠放置的功能,但其折叠后裸露在无人机的外部,易造成机翼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翼可进行收缩折叠存放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第一折叠支架、推动杆、固定孔、压缩弹簧和橡胶垫,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放置仓,且放置仓的上方通过转动轴与保护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通过转动轴与第二折叠支架相连接,且第二折叠支架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折叠支架通过转动轴与放置仓相连接,所述推动杆通过滑动槽设置在第一折叠支架的内部,且推动杆的下端与顶紧杆相连接,所述固定孔位于放置槽的内侧,且放置槽通过固定孔与顶紧杆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推动杆与第一折叠支架之间,所述橡胶垫粘贴在保护盖板的内侧,且保护盖板通过锁扣与放置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的安装结构均为旋转结构,且第一折叠支架的宽度小于第二折叠支架的宽度,第一折叠支架的长度大于第二折叠支架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上端面与第二折叠支架的上端面平齐,且放置槽的槽宽大于第一折叠支架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采用焊接的方式与顶紧杆相连接,且推动杆与顶紧杆互为垂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大于顶紧杆的直径,且固定孔的孔深小于放置槽侧边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大于顶紧杆插入到固定孔内部的长度,且压缩弹簧的高度与顶紧杆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翼可进行收缩折叠存放的无人机,将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起到使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进行折叠收纳的作用,进而节约无人机主体所占用的空间,且可对无人机主体的机翼进行保护,有利于无人机主体的收纳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放置仓,起到放置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的作用,有利于对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的放置,在放置仓的上方通过转动轴与保护盖板相连接,起到对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进行保护的作用,有利于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的稳定放置,且放置槽上端面与第二折叠支架的上端面平齐,便于保护盖板对第二折叠支架的展开固定,避免第二折叠支架发生晃动,有利于第二折叠支架的稳定展开,在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之间设置有推动杆、顶紧杆和固定孔,起到使第一折叠支架在第二折叠支架上固定展开的作用,便于第二折叠支架对第一折叠支架的稳定支撑,有利于无人机主体的正常飞行,且在推动杆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有利于顶紧杆在固定孔内部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人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折叠支架折叠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折叠支架折叠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顶紧杆和固定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节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主体,2、放置仓,3、第一折叠支架,4、第二折叠支架,5、放置槽,6、转动轴,7、推动杆,8、顶紧杆,9、固定孔,10、压缩弹簧,11、保护盖板,12、橡胶垫,13、锁扣,14、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球飞行器用气球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航拍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