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8244.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红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安装块 套筒 防雷装置 滑动连接 限位块 铰接 套杆 安装难度 便于安装 侧壁中间 工作效率 紧固螺杆 装置结构 折叠 底端 内套 套接 通孔 携带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内,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套筒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第二连接杆延伸出第一套筒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的内部。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折叠,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现有的避雷针长度不一,而很多避雷针需要安装在高层建筑的楼顶上,如果避雷针的长度过长则不便于安装人员将避雷针携带至高层的楼顶,搬运过程中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块的底端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内,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套筒内部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一紧固螺杆,第二连接杆延伸出第一套筒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杆的内部,第一套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的底端,第二安装块的顶端靠近第一套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位于第二套筒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紧固螺杆,第二套杆内套接有引雷针,引雷针位于第二套杆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套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上均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螺纹连接,且紧固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套杆和第一套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远离第一安装块的一端和第二套杆远离第二安装块的一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套杆的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引雷针、第二套杆、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均为导电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孔内。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一安装块、第一紧固螺杆、第一套筒、第一套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二安装块、第二紧固螺杆、第二套筒、第二限位块、第二套杆和引雷针的设置,能够将该防雷装置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避雷针无法折叠,不便于携带的情况,便于安装人员将该避雷装置携带至高层建筑楼顶进行安装,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折叠,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防雷装置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红,未经焦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