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235.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敏;祝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检测 物体 位置 变化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监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通常要求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或只能允许在微小的范围内变化,如螺栓和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螺栓作为紧固件,当其与安装板拧紧后要求其不会发生松动。但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振动势必会使得螺栓发生松动,即螺栓和安装板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故如何实时监控螺栓的松动状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螺栓松动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只能定期检测,如检修时对螺栓情况进行检查且只能通过目视来检查。为便于目视检测,现有方案为在螺栓上用油漆或者类似材料划一道明显的直线,如发生松动则直线会错位、断开。这种检测方式无法实现实时监控,机器在工作时或者车辆在运动时无法检测螺栓的状态;并且人工检查容易存在误检、漏检等问题。进一步的,如果螺栓但恰好旋转了360°现有的检测方法则无法发现螺栓松动,给机器或车辆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只能简单判断螺栓是否松动,而对于螺栓的松动范围无法进行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有技术无法实时监控物体转动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检测棒以及信号采集组件。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物体,第一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物体并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第二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至少一个导电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检测棒穿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一检测棒均包括导电层和形成在导电层外部的绝缘层;在初始状态,绝缘层绝缘导电部,当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且位置变化产生的力挤碎绝缘层暴露出导电层时,导电层电性连接相应的导电部。信号采集组件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导电部,获取检测棒的导通状态并将该导通状态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进行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位置变化为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发生转动、松动、直线位移或曲线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每一导电部均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且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第二导电部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每一导电部均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均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且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或者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均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且均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导电层为形成在检测棒的棒体上的两个金属涂层,两个金属涂层在检测棒的其中一个端部汇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检测棒的棒体为导体,检测棒的棒体作为导电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检测棒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尺寸和第二通孔的尺寸两者中的较小值,检测棒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尺寸和第二通孔的尺寸两者中较大值的差值越大,表征监测装置对转动状态的容忍程度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导电部、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分别穿过多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多个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检测棒,多个检测棒形成多个监测等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绝缘体,导电部为形成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的金属涂层,金属涂层延伸至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内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绝缘体,导电部为设置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的导线,导线的端部延伸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侧壁或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连接板的本体和第二连接板的本体均为导体,第一连接板的本体和第二连接板的本体的两个表面均具有绝缘的表面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还包括通信组件,通信组件电性连接信号采集组件,获取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表征物体转动状态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中通道加强板总成检具的平整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