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氮掺杂多孔碳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0302.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6;C25B1/00;C25B11/06;C25B11/12;C25B11/03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催化 活性 掺杂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自支撑的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氮掺杂多孔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聚离子液体和聚丙烯酸按照1:1~1:3的摩尔比混合,加入10~500mL的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在25℃到70℃条件下加热溶解;然后将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或者炭黑超声分散在上述聚合物溶液中;
(2)将步骤(1)所制备的聚合物溶液倾倒在玻璃板上,在25℃~120℃加热2~48小时,烘干溶剂;
(3)将步骤(2)所制备的聚合物复合膜在0.1wt%~28wt%的氨水溶液中浸泡1~10小时,得到多孔聚合物膜;
(4)将步骤(3)所制备的多孔聚合物膜在惰性气氛中,在300~1200℃,1.5Torr~常压的条件下,碳化1~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氮掺杂多孔碳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离子液体为含有氮原子的离子聚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
其中R为碳原子数为1~14的烷基链或C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酸具有以下结构:
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800~12500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是:
卤代化合物与乙烯基咪唑在0℃~60℃反应制备离子液体单体;然后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阴离子为卤素的聚离子液体;然后以甲醇、乙醇、丙酮、乙腈或者水为溶剂,加入等摩尔量相应的无机盐,在0~70反应12~72小时,得阴离子相应的目标聚离子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膜的厚度为20nm到10cm。
6.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氮掺杂多孔碳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多孔碳膜具有梯度分布的多级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3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