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247.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樊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英华 |
主分类号: | F16H47/04 | 分类号: | F16H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空气 能恒速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它包括开关控制装置、安装壳、动力输出轴、方向转换机构,当驱动壳朝着安装壳内安装有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时,通过开关控制装置控制高压气体使得滑动壳朝着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滑动壳移动就会使得动力输出轴转动;当驱动壳朝着安装壳内远离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时,通过开关控制装置控制高压气体使得滑动壳移动朝着远离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滑动壳移动使得动力输出轴转动;且通过方向转换机构可以使得无论滑动壳移动朝着远离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或滑动壳移动朝着第五齿轮的一侧移动时传递到动力输出轴上的转动方向始终保持同一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气能驱动装置一般使用活塞驱动摆杆来做功;从而将气能转变成动能;但是在活塞驱动摆杆做功的过程中气能的使用效率较低;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通过活塞驱动摆杆做功在设计上结构较为复杂;提高了使用成本;输出的动能不够稳定;所以设计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且使用效率较高且输出稳定的气能驱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机器人用空气能恒速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触发条、触发驱动杆、开关控制装置、安装壳、动力输出轴、第一单向进气口、第一单向出气口、第二单向进气口、第二单向出气口、方向转换机构、驱动齿条、第一回位弹簧、限位弹簧、第三转轴、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第五齿轮、触发杆、触发块、第四转轴、第七齿轮、第六齿轮、触发导向槽、齿条导向孔、第四转轴孔、第三安装腔、第四安装腔、第五转轴、驱动壳、第二回位弹簧、触发块导向孔、触发杆导向孔、弹簧安装块、弹簧安装板、滑动壳、避让槽、第三回位弹簧,其中安装壳一端的内侧具有第三安装腔;安装壳另一端的内侧具有第四安装腔;第三安装腔和第四安装腔之间开有贯通的齿条导向孔;安装壳上开有第四安装腔一侧的端面上开有第四转轴孔;第四转轴孔与第四安装腔相通;安装壳上开有第三安装腔一端的外圆面上在轴线方向上开有触发导向槽;触发导向槽与第三安装腔相通,且触发导向槽的起始端面和终止端面分别与第三安装腔的两个端面齐平;安装壳开有第三安装腔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单向进气口、第一单向出气口、第二单向进气口和第二单向出气口;第一单向进气口、第一单向出气口、第二单向进气口和第二单向出气口分别与第三安装腔相通;第一单向进气口和第一单向出气口位于安装壳上远离第四安装腔的一侧;第二单向进气口和第二单向出气口位于安装壳上靠近第四安装腔的一侧;滑动壳的外圆面上开有避让槽;滑动壳的外圆面安装在安装壳上第三安装腔的圆面上;滑动壳上的避让槽与安装壳上的触发导向槽配合;滑动壳的两端与安装壳上第三安装腔的两端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限位弹簧;驱动壳的两端开有两个对称的触发块导向孔;两个触发块导向孔分别与驱动壳的内侧相通;驱动壳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触发杆导向孔;触发杆导向孔与驱动壳的内侧相通;驱动壳的外圆面安装在滑动壳的内圆面上;驱动壳上的触发杆导向孔与滑动壳上的避让槽配合;驱动壳的两端与滑动壳内侧两端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三回位弹簧;触发杆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斜面;触发杆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弹簧安装块;触发杆通过其未具有斜面的一端与驱动壳上触发杆导向孔的配合安装在驱动壳内;触发杆与滑动壳上的避让槽和安装壳上的触发导向槽配合;两个弹簧安装块与驱动壳内圆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回位弹簧;触发块的一端具有斜面;触发块具有斜面一端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安装板;两个触发块分别通过与驱动壳上两个触发块导向孔的配合安装在驱动壳上;两个触发块上具有斜面的一端均位于驱动壳内,且分别与触发杆上的两个斜面配合;两个触发块上对应的四个弹簧安装板与驱动壳内对应的端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回位弹簧;两个触发杆未具有斜面的一端分别位于驱动壳的两侧;触发条安装在安装壳上的触发导向槽中;触发条与触发杆配合;开关控制装置安装在安装壳的外圆面上;开关控制装置与触发条之间通过触发驱动杆连接;第一单向进气口、第一单向出气口、第二单向进气口和第二单向出气口与开关控制装置之间分别通过高压管连接;驱动齿条的一端安装在驱动壳靠近齿条导向孔一侧的端面上;驱动齿条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壳内的齿条导向孔位于第四安装腔内;第四转轴的一端具有锥齿;第四转轴通过第三支撑安装在第四安装腔内;第五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上;第五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方向转换机构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第四安装腔内;第五转轴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五转轴的另一端与方向转换机构连接;第五转轴具有锥齿的一端与第四转轴上具有锥齿的一端啮合;第三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第四安装腔内;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方向转换机构连接;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六齿轮;动力输出轴通过安装壳上的第四转轴孔安装在安装壳上;第七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且第七齿轮位于第四安装腔内;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英华,未经樊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