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6199.1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炫颖;徐克;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炫颖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柿子 脱涩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果品的加工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利用水稻田中的淤泥作为菌种源,利用香蕉片及茶叶与其进行混合处理,再将涩柿放入其中,由于微生物对香蕉皮的分解使其产生乙烯等气体,对涩柿进行催熟作用,而且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对释放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通过茶多酚的保护,避免柿子被腐蚀,同时柿子吸收并吸附部分茶碱,降低与钙离子的结合,通过热冷处理,增加了涩柿的空隙,然后再浸泡在混合液中,通过槲皮素浸润,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其与单宁之间以疏水键及氢键形成分子复合体,进一步降低了单宁含量,降低了涩味,有效解决了目前脱涩处理方法使柿子脱涩后即变软、变黑,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复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品的加工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种,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锌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柿子一般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都是涩杮,必须在采摘后经过脱涩处理方可食用。
由于柿子里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质(鞣酸),是从鞣酸系由倍子中得到的一种鞣质。为黄色或淡棕色轻质无晶性粉末或鳞片;无臭,微有特殊气味,味极涩。溶于水及乙醇,易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或苯。单宁是一种植物果实在没有成熟时所含有的物质,当果实成熟的时候,单宁就会转化为糖份。单宁质有很强的收敛性,当人们在吃柿子的时候,单宁可以刺激口腔里的触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而有“涩”的感觉。这种涩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因为口腔粘膜上面没长味蕾,只是柿子里的单宁质刺激了口腔粘膜上面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兴奋,再传到大脑以后产生了“涩”的感觉。要使柿子不涩,需要进行脱涩处理。把果实里的可溶性单宁质改变为不溶性的单宁质,它就难以接触到神经末梢,不会产生兴奋,也就觉不出“涩”。 怎样才能改变单宁质的性质呢,让柿子同空气隔绝,使它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只有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由此就分解了果实里的一部分糖分,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这种化学变化,就会促使单宁质变为不溶性的物质。
传统的柿子脱涩方法主要有:温水浸泡脱涩法、石灰水浸泡脱涩法、酒精脱涩法,这些方法脱涩的柿子保鲜期只有2-3天,且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目前较为流行的适合大规模生产的CO
总价来说,现如今的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采用柿子脱涩方法所处理的柿子保鲜期短,柿子变软、变黑,不便于储藏、运输。而且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复涩。
如何保证涩柿完全脱涩及脱涩后延长保鲜期是一个需要研究并改进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的制备一种新型的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以此来解决现如今市场上得柿子口感过涩的缺陷,适应于人们得需求,且更好的促进水果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脱涩处理方法使柿子脱涩后即变软、变黑,不便于储藏、运输,而且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复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柿子脱涩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水稻田内的淤泥进行晾晒至含水量为60~65%,收集晾晒淤泥,将晾晒淤泥、香蕉皮及茶叶按质量比7:2:1~3放入碾磨机中进行碾磨,收集碾磨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炫颖,未经李炫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6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