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2196.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胥旭;陈志洋;马小芹;陈旭;冷鸿彬;陈正康;黄军;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0 | 分类号: | B23K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工艺 后悬 副车架 焊接变形 轿车 焊接 副车架总成 零部件设计 反向调整 焊接过程 统计规律 结构孔 桥车 收缩 制造 | ||
1.一种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制造工艺在设计时依据焊接收缩统计规律采用向反向调整的方式布置相应的结构孔;焊接过程中,依据焊接变形规律,从总体到局部分别通过调整焊接顺序和控制焊接变形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后悬类副车架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焊接变形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后悬类副车架总成时,在后悬类副车架总成焊接前,根据产品零部件的层次感将零件分别装上夹具,待焊接完成并进行消除焊接应力处理后一次性卸件完成焊接变形的控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焊接过程中,总体焊接控制顺序为,在焊接时先点定后焊接,焊缝的顺序选择为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分布;局部焊接控制顺序为单条长焊缝采用分段焊,且从两头向中间焊接,并采用双机对称焊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时,各结构孔的调整方向为,
A、C两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D方向移动1.5㎜,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摆臂安装支左(2);
B、D两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C方向移动1.5㎜,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摆臂安装支右(3);
E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A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摆臂安装支左(2);
F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B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摆臂安装支右(3);
G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A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稳定杆安装支架右(4);
H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B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稳定杆安装支架左(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轿车后悬类副车架的设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时,各结构孔的调整方向为,
A、C两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D方向移动1.5㎜,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摆臂安装支左(2);
B、D两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C方向移动1.5㎜,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摆臂安装支右(3);
E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A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摆臂安装支左(2);
F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B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摆臂安装支右(3);
G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A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A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稳定杆安装支架右(4);
H点处的结构孔沿Y方向向B点移动1㎜,沿Z方向远离B点移动4㎜,需要调整的零件为上板(1)和稳定杆安装支架左(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1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鼓风型风琴罩的激光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耦合点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