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双向电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1314.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田保明;江雪;秦毛毛;位芳;晁岳恩;刘聪聪;何盛莲;王美芳;李文旭;杨攀;常阳;王亚欢;徐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成熟 籽粒 蛋白 双向 电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的双向电泳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提取、第一向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图像扫描与分析等步骤。本申请对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用直接提取法提取小麦成熟籽粒蛋白、使用17cm的pH=5‑8的IPG预制胶条、上样量为500μg时,可获得蛋白点多、蛋白点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是一套适用于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该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可为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小麦品质相关基因分离、优质小麦品种培育等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的双向电泳方法专利申请事宜。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作物之一,能被加工成面条、馒头、面包、饼干、蛋糕等各式各样的食物,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小麦的这种良好的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面筋蛋白。根据蛋白含量和面筋强度,可将小麦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强筋小麦蛋白含量高、面筋强度大,是制作面包的必需原料,也是生产主食产品饺子、面条、馒头等专用粉的主要原料;弱筋小麦蛋白含量少、面筋强度小,是制作饼干的必需原料;中筋小麦蛋白含量和面筋强度介于两者之间,用于制作面条、馒头等中国主食产品。因此,小麦籽粒蛋白成分的鉴定和相关基因的分离对小麦品质改良尤为重要。
小麦籽粒蛋白可分为面筋蛋白和非面筋蛋白,面筋蛋白占面粉总蛋白含量的80-85%,由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的。醇溶蛋白与麦谷蛋白以一定的比例与数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小麦的品质性状;非面筋蛋白主要由球蛋白和清蛋白组成,占面粉总蛋白含量的15-20%。由于面筋蛋白在面粉形成面团时参与面筋的形成,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面筋蛋白基因的鉴定和利用是小麦优质育种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蛋白双向电泳技术是结合等电点和蛋白质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目前质组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利用蛋白双向电泳技术,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小麦成熟籽粒蛋白差异,筛选出影响小麦面筋品质的关键基因,开发出相应的分子标记,可为优质小麦育种提供技术。
但是,利用现有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在分离不同类型小麦成熟籽粒差异表达蛋白时,存在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少、分辨率不高、重复性较差的问题,因而极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的双向电泳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为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成分分析、品质相关基因分离、优质小麦品种培育等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双向电泳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
具体例如采用TCA-丙酮法或直接提取法,优选采用直接提取法(直接裂解法)制备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的蛋白液;
(2)第一向等电聚焦;
将步骤(1)中所提取小麦成熟籽粒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采用17cm的 IPG预制胶条时,胶条pH=3~10,优选胶条pH=4~7,进一步优选胶条pH=5~8;
蛋白上样量设置为250~750μg,优选上样量为500μg;
(3)第二向SDS-PAGE电泳;
将步骤(2)中等电聚焦后胶条进行平衡后,进行第二向SDS-PAGE电泳;
(4)凝胶染色;
对步骤(3)中电泳结束后胶条采用考马斯亮蓝进行染色;
(5)图像扫描与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大学,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