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399.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百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百仙 |
主分类号: | B21D39/03 | 分类号: | B21D39/03;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金属板 接合 凹入部 接合边 凸出部 对边 凸出 焊接金属 生产效率 金属板 凹入 嵌合 焊接 生产成本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可将一第一平板与一第二平板以边对边方式接合,其中第一平板于其接合边凸出而具有凸出部,第二平板于其接合边凹入而具有凹入部,第一平板的凸出部嵌合于第二平板的凹入部,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相互固定,藉此本发明可于金属板以边对边方式接合时排除焊接的使用,可免除焊接金属板时的问题,并同时改善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及其产物,是将多块板材以边对边方式接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以边对边方式将金属板接合的技术中,主要是以焊接方式将金属板接合,金属板接合后可进一步打磨,获得平整的工件外观,同时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
然而,焊接技术基于其技术本质,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焊接技术主要是将欲接合的其中一块或两块金属板边缘熔化,使其接触后固化连接,或是将另一金属熔化并填入两金属板之间的缝隙中,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熔化部分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将金属熔化时伴随而生的高温与高亮环境,都容易造成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伤害;同时,为了熔化金属而使用的高压电或烧焊气体,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严重的工安事故;此外,若是采用钎焊,工件表面会有凸出的残留金属材料,在打磨去除金属材料时,容易在作业现场产生金属扬尘,影响作业人员的肺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项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边对边的金属板接合方式,能排除焊接技术,以期能改善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工作安全。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金属板,包括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包含一第一板体与多个凸出部,该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接合边,该些凸出部各别自该第一接合边沿一接合方向凸出,该接合方向与该第一板体的延伸面重合。第二平板包含一第二板体与多个凹入部,该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二接合边,该些凹入部各别自该第二接合边沿该接合方向凹入。其中该些凸出部嵌合于该些凹入部,使该第一平板与该第二平板相互固定。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接合金属板的制造方法,包含裁板步骤、叠置步骤与冲压步骤。裁板步骤是裁切取得一第一平板与一第二平板,其中该第一平板包含一第一板体与多个凸出部,该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接合边,该些凸出部各别自该第一接合边沿一接合方向凸出,该接合方向与该第一板体的延伸面重合;该第二平板包含一第二板体与多个凹入部,该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二接合边,该些凹入部各别自该第二接合边沿该接合方向凹入。叠置步骤是将该第一平板叠置于该第二平板,使该些凸出部抵靠于第二平板,若沿一垂直于该第一平板的方向观察,每一凸出部遮盖其中一凹入部的至少局部。冲压步骤是在叠置步骤之后以冲压方式对该凸出部与该凹入部加工,使该凸出部与该第二平板受到挤压而局部干涉变形,该凸出部嵌入该凹入部中,该第一平板即与该第二平板相互固定。
基于上述设计,本发明所提供的接合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可将多个板材以边对边方式接合,且不需使用焊接技术,可免除焊接时所遭遇的职业伤害与工作安全问题,同时兼具良好的生产效率与易于控制的生产成本,具有极佳的使用价值。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接合金属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接合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接合金属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接合金属板的局部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百仙,未经杨百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材挤压成型装置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动扩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