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2079.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压缩机 壳体 全自动 焊接设备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调节温度、湿度、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是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之一,空调是由各种部件组装而成,压缩机作为空调部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生产空调压缩机的上壳体时,需要对上壳体上的排气管、接线端子和螺栓一一焊接,大多数工厂对上壳体排气管、接线端子和螺栓进行焊接工序时,都是通过人工一一将部件上料到焊接装置上,然后通过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工序,这种方式不足在于:对人工的劳动强度要求大,自动化水平低,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包括间歇式转动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呈水平设置的转盘和用于驱动转盘间歇式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搭接工件的定位治具,所述转盘上设有与若干个定位治具一一对应的定位组件,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排气管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一上料装置、用于将螺栓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二上料装置、用于将接线端子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三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截面呈凸型的搭接块,所述搭接块上设有供工件搭接的凸沿边,每个定位组件包括三个呈等角度差的固定件,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个供固定件安装的调节孔,所述固定件包括贯穿调节孔的紧固螺栓和套装在紧固螺栓上的两个垫圈,两个垫圈分别与转盘的顶端面和底端面抵触配合,所述紧固螺栓的底部套接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杆顶部的第一旋转组件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杆旁侧的排气管供料机构,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与第一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且输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三驱动电机,该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竖直朝下设置的夹持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均呈竖直朝下设置的第一气夹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侧壁设有与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承载板,该承载板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承托架、设置在承托架顶部的物料振动盘和与物料振动盘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导料道,所述导料道的前端设有供螺栓掉落呈圆形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螺栓的大头端外径相同,所述导料道的底部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导套,该导套的顶部与导料道的底部固定连接,靠近物料振动盘的输出端处设有检测螺栓大头端是否朝上设置的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物料振动盘的边沿处固定连接且为L型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顶部下方的红外发射机构和红外接收机构,该红外发射机构能够竖直向下发射一束扇形的红外光,且红外光的面积与螺栓的小头端面积相同,红外接收机构用于接收反弹后的红外光,所述物料振动盘上设有与检测装置筛选配合的吹气孔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杆旁侧的接线端子供料机构和位于接线端子供料机构顶部且为L型的第三支撑架,该第三支撑架包括与接线端子供料机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竖板和与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正下方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气夹,所述第二气夹的顶部设有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气夹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底部设有驱动第二气夹能够沿着第二横板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沿着第二横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滑台、与第三滑台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和驱动第三滑块沿着第三滑台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六驱动部,所述第三气缸的顶部与第三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2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