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2079.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压缩机 壳体 全自动 焊接设备 上下 装置 | ||
1.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歇式转动的旋转装置(1),所述旋转装置(1)包括呈水平设置的转盘(1a)和用于驱动转盘(1a)间歇式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b),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b)的输出端与转盘(1a)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a)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搭接工件的定位治具,所述转盘(1a)上设有与若干个定位治具一一对应的定位组件(3),沿着转盘(1a)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排气管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一上料装置(5)、用于将螺栓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二上料装置(7)、用于将接线端子运送至工件上的第三上料装置(10)和下料装置(11),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截面呈凸型的搭接块(2),所述搭接块(2)上设有供工件搭接的凸沿边(2a),每个定位组件(3)包括三个呈等角度差的固定件(3a),所述转盘(1a)上设有若干个供固定件(3a)安装的调节孔(3b),所述固定件(3a)包括贯穿调节孔(3b)的紧固螺栓(3a1)和套装在紧固螺栓(3a1)上的两个垫圈(3a2),两个垫圈(3a2)分别与转盘(1a)的顶端面和底端面抵触配合,所述紧固螺栓(3a1)的底部套接有紧固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5)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5a)、安装在第一支撑杆(5a)顶部的第一旋转组件(5b)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杆(5a)旁侧的排气管供料机构(5c),所述第一旋转组件(5b)包括与第一支撑杆(5a)顶部固定连接且输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三驱动电机(5b1),该第三驱动电机(5b1)的输出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b2),所述第一连接板(5b2)的另一端设有竖直朝下设置的夹持组件(5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d)包括均呈竖直朝下设置的第一气夹(5d1)和第一气缸(5d2),所述第一气缸(5d2)的侧壁设有与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承载板(5d3),该承载板(5d3)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气缸(5d2)的输出端与承载板(5d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气缸(5d2)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5b2)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7)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承托架(7a)、设置在承托架(7a)顶部的物料振动盘(7b)和与物料振动盘(7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导料道(7c),所述导料道(7c)的前端设有供螺栓掉落呈圆形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螺栓的大头端外径相同,所述导料道(7c)的底部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导套(7d),该导套(7d)的顶部与导料道(7c)的底部固定连接,靠近物料振动盘(7b)的输出端处设有检测螺栓大头端是否朝上设置的检测装置(7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e)包括与物料振动盘(7b)的边沿处固定连接且为L型的支撑板(7e1)、安装在支撑板(7e1)顶部下方的红外发射机构和红外接收机构,该红外发射机构能够竖直向下发射一束扇形的红外光,且红外光的面积与螺栓的小头端面积相同,红外接收机构用于接收反弹后的红外光,所述物料振动盘(7b)上设有与检测装置(7e)筛选配合的吹气孔组(7e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装置(10)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杆(9a)旁侧的接线端子供料机构(10a)和位于接线端子供料机构(10a)顶部且为L型的第三支撑架(10b),该第三支撑架(10b)包括与接线端子供料机构(10a)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竖板(10b1)和与第二竖板(10b1)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第二横板(10b2),所述第二横板(10b2)的正下方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气夹(10c),所述第二气夹(10c)的顶部设有第三气缸(10d),该第三气缸(10d)的输出端与第二气夹(10c)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10b2)的底部设有驱动第二气夹(10c)能够沿着第二横板(10b2)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三调节机构(10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20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