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29438.4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具 多孔 nio 纳米 化合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镍(NiO)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机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电荷迁移率、制备容易以及具有良好的铁磁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以及发光二极管等光伏器件领域。
目前针对氧化镍的的备形貌主要包括球状、花状、海胆状以及片层形貌等。这些形貌的纳米NiO因制备过程复杂,过程难以控制,且结构均一性不良等缺点而不能大面积生产利用。基于此,科研人员一直从事具有特殊形貌和性能的NiO研究:例如,Wang等制备了一种NiO纳米线并将其应用到了气体感应器件获得了良好的性能(Journal of Mater Chem,2012,22 8327-8335);Pan等制备了一种NiO纳米碳管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和磁性能研究(Chem Commun,2009,07542-7544)。即便科学家在一直尝试不同的制备方法合成各种类型的纳米NiO,然而,高度有序的无机纳米NiO的合成仍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传统的NiO纳米片制备过程复杂,结构单一,均一性不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两步法合成面具状NiO纳米片,得到的NiO纳米片尺寸均一;制备使用的溶剂为去离子水,环境友好,无污染;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前驱物可以在高压反应釜中原位生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NiCl2和氨水溶液按照比例缓慢加入到溶剂中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S2,将混合溶液倒入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离心、过滤,再由清洗剂清洗得到蓝色的Ni(OH)2沉淀;
步骤S3,将Ni(OH)2沉淀置于马弗炉中分解,得到黑色粉末状NiO纳米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NiCl2和氨水的摩尔比为1:1~1:3。
进一步地,所述NiCl2和氨水的摩尔比为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高压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100-130℃高温反应10h。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高压反应釜由聚四氟乙烯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马弗炉的分解温度为450-550℃。
进一步地,所述马弗炉的分解温度为500℃。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清洗剂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NiO纳米片为面具状多孔六方相晶体,片层结构尺寸为30-50nm。
一种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由上述面具状多孔NiO纳米化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具体而言,将NiCl2和氨水溶液(摩尔比为1:1-1:3)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该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封口的高压反应釜(80-100mL)中并加热(100-130℃)10h,等到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离心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得到蓝色的Ni(OH)2沉淀;将该蓝色Ni(OH)2沉淀置于马弗炉中,于450-550℃条件下分解得到黑色粉末即为NiO纳米片。
由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的NiO纳米片,结构为高度有序的面具状多孔纳米片晶,纳米片的尺寸为30-50n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合成面具状NiO纳米片,得到的NiO纳米片尺寸均一;制备使用的溶剂为去离子水,环境友好,无污染;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前驱物可以在高压反应釜中原位生长。该纳米片将在光电领域、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能量存储等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本发明制备过程容易,使用设备简单,无污染,且能够宏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合成羰基镍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光学传感器封装体以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