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面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8073.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何婉玉;段雨婷;刘娇;王雪莲;王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皮 养生 制备 洋葱 陈皮 枸杞 番茄 菊花 黄瓜 中药 搭配组合 工艺结合 面粉制备 面皮制作 食品生产 养生功能 养生药食 混合粉 煎煮液 水洗面 面块 汤汁 用料 同源 健康 引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养生面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养生面皮包括中药陈皮、枸杞、菊花,还包括番茄、黄瓜、洋葱。本发明养生面皮营养价值高,用番茄、黄瓜、洋葱制备的混合粉与面粉制备成面块,利用陈皮、枸杞、菊花的煎煮液为汤汁水洗面块,制成的面皮口感好,且具有养生功能;本发明养生面皮利用创新用料为健康养生药食同源搭配组合,合理的中药引入,和传统面皮制作工艺结合,制备的面皮在健康养生及特色口感方面俱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面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皮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小吃,起源于陕西农村,年代已相当久远。北方多以面粉为原料制作,南方多以大米为原料制作。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称为米面皮、凉皮,以面粉为原料制作为称面面皮。用米浆或面浆蒸出来直接吃为热面皮,凉冷再吃为凉面皮。萧县面皮是以面粉为原料制作为称面面皮,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名小吃,具有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点,是汉族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现流行于全国各地。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对“亚健康”的认识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养生之道。因此对食物要求不仅仅是色香味儿所能带来的好口感,还有食物本身所带有的营养价值与养生价值。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面皮多数都是用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上少量的食用碱、食盐,兑上清水和面,是先把面粉拌成面团,接着洗出面筋,留下来的面水经沉淀后撇出上面的清水,把余下的浓浆搅拌均匀备用。制作面皮时,把上述浓浆分次盛入一金属圆盘,再放入沸水上面蒸,然后放在冷水上面冷却即可得到,这样制做的面皮称为“清皮”或者凉皮”。该面皮的营养素是小麦面粉的营养素,所以它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少,营养不全面,更不具有养生功能。
因此,养生营养面皮的推出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健康需求。纯天然绿色环保制作,以“健康养生”为重心的搭配制作,恰恰弥补了传统小吃只求还原原味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面皮营养成分不足,不具有养生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养生面皮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养生面皮,所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陈皮10-25份、枸杞10-30份、菊花5-20份。
优选的,所述养生面皮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番茄10-30份、黄瓜10-30份、洋葱10-20份。
优选的,所述养生面皮包括以下原料:陈皮13-23份、枸杞15-27份、菊花8-17份、番茄13-27份、黄瓜13-27份、洋葱12-18份。
优选的,所述所述养生面皮包括以下原料:陈皮16-21份、枸杞19-22份、菊花11-15份、番茄15-25份、黄瓜15-25份、洋葱13-16份。
优选的,所述养生面皮包括以下原料:陈皮18份、枸杞21份、菊花13份、番茄20份、黄瓜20份、洋葱15份。
一种养生面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原料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将陈皮、枸杞、菊花置于煎煮罐内,加入清水至煎煮罐2/3,烧沸,煎煮1-2h,过滤,取煎煮液,备用;
S2、将番茄、黄瓜、洋葱置于60-80℃真空干燥中干燥后,分别研磨成100-200目,混合,得到混合粉;
S3、用清水将面粉、混合粉搅拌均匀,揉和,得到面块;
S4、用步骤S1制备的煎煮液洗步骤S3制备的面块,制作面皮。
原料中组分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龙果花保健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豆糕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