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幼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995.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田森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00 | 分类号: | A01G24/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幼苗 培养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苗培养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辣椒幼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蔬菜种植的工业化,大棚蔬菜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少有通过在田园土中直接育苗的。因为在传统的田园土中育苗,田园土表层易板结,潮湿时通气透水性差,造成幼苗根部呼吸困难,烂根以及生长缓慢,且田园土中病菌较多,很多种子埋入其中,造成幼苗发育畸形或者患病死掉。
辣椒育苗时,一般种子都会很密,如果种子湿度过大、堆积较厚,而影响气体交换、透气不良,则发生闷种和烂种的现象等。
现还没有一种较好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培养基,使得育苗生长速度快,发芽率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辣椒幼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辣椒幼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分别进行粉碎或者筛选,使其粒径大小控制为1‐4mm,得到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加入至混合机机中,共混速度为120‐180r/min,共混4‐8min,得到共混料a;
将氮肥、钙肥、磷肥、钾肥、发酵鸡粪、硝酸镁以及钼酸铵加入至共混料a中,共混速度为60‐80r/min,共混10‐14min,得到培养基。
优选地,方法包括: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分别进行粉碎或者筛选,使其粒径大小控制为2‐3mm,得到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加入至混合机机中,共混速度为130‐160r/min,共混5‐7min,得到共混料a;
将氮肥、钙肥、磷肥、钾肥、发酵鸡粪、硝酸镁以及钼酸铵加入至共混料a中,共混速度为66‐76r/min,共混11‐13min,得到培养基。
优选地,方法包括: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分别进行粉碎或者筛选,使其粒径大小控制为3mm,得到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
将泥煤、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粉粒加入至混合机机中,共混速度为150r/min,共混6min,得到共混料a;
将氮肥、钙肥、磷肥、钾肥、发酵鸡粪、硝酸镁以及钼酸铵加入至共混料a中,共混速度为72r/min,共混12min,得到培养基。
优选地,还包括将培养基置于干燥机中,干燥温度为54‐61℃,干燥0.4‐0.6h。
优选地,还包括将干燥后的培养基放置在紫外灯照射,杀毒灭菌,照射强度为420‐460J/m2,照射时间为12‐14min。
优选地,所述基质中的蛭石、田园土以及珍珠岩粒径大小为1‐4mm。
优选地,所述氮肥为碳酸氢铵、氯化铵以及硝酸铵中的一种。
优选地,钙肥为熟石灰、氯化钙以及硅酸钙中的一种。
优选地,磷肥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以及过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以及硝酸钾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辣椒幼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应用于辣椒育种,基质苏松,透气性好,且基肥营养丰富,能够完全满足辣椒育苗的所有营养元素,且相较于传统田园育苗,本培养基育苗生长速度快,发芽率高;制备方法工序简单,培养基中不含病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田森温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田森温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刹车钳卡簧(1152)
- 下一篇:汽车刹车钳卡簧(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