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公藤衍生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6368.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丽;黄钢;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3/00 | 分类号: | C07J73/00;C07J63/00;A61K31/585;A61K31/58;A61K31/56;A61P35/00;A61P35/02;A61P19/04;A61P19/02;A61P29/00;A61P37/02;A61P25/00;A61P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应用 制备 炎症免疫性疾病 雷公藤提取物 毒副作用 性能提升 应用性能 减小 合成 治疗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公藤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雷公藤衍生物具有如下分子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减小雷公藤提取物的毒副作用,且使之理化性能提升,增大了雷公藤的应用性能;合成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种瘤或炎症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应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公藤衍生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雷公藤(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主产于云南、浙江、福建等地,以根、叶、花、果入药。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又名雷公藤甲素,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抗炎、免疫抑制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发现雷公藤内酯醇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体内、体外模型研究中都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与广谱抗肿瘤作用。雷公藤红素是另一个来源于雷公藤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抗癌症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和抗类风湿作用。同样,雷公藤生物碱和雷公藤醇等活性提取物也具有多种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
但是,长期临床应用实践发现,雷公藤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副作用尤为明显,加上雷公藤类药物的理化性质不佳,都限制了雷公藤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发现和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雷公藤衍生物作为抗肿瘤、抗炎药物仍然是当前一大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雷公藤衍生物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雷公藤衍生物,所述雷公藤衍生物具有如下分子式:
其中,TP为雷公藤提取的活性成分;
R1选自氢、链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杂芳基中的一种;
R2、R3、R4、R5均独立选自氢、卤素、氰基、砜基、亚砜基、叠氮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氨基、羰基、磺酰基、醚基、芳基或杂芳基中的一种。
上述的任一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以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包括但不限于氘、卤素、羟基、氨基、硝基、氰基、砜基或亚砜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氨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酰基或磺酰基、5~8元芳基或杂芳基、4~8元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的杂芳基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所述的杂环烷基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P或S。
优选的,通式中所述的R2和R3可形成环状基团;所述R4和R5可形成环状基团,所述R1和R2可形成环状基团,所述R1和R4可形成环状基团。
优选的,R1优选自氢、C1-C6烷基;R2、R3、R4独立地有选自氢、卤素、烷基、羟基、氨基、烷氧基;R5优选自氢、卤素、氰基、叠氮基、氨基、羟基、烷氧基、氨基、砜基、亚砜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并且R2与R3,R4与R5,R1与R2或R4各自独立地可以与相邻基团形成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环状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