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快速测定样品中三种赭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506.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庞世琦;陈文锐;熊欣;曾广丰;何素媚;潘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珠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赭曲霉毒素 快速测定 混匀 标准曲线 待测液 净化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工作溶液 高效液相色谱 有机试剂用量 赭曲霉毒素A 定量分析 待测样品 混合溶剂 净化效果 取上清液 日常检测 现实意义 有机滤膜 准确度 冰乙酸 灵敏度 检测 乙腈 质谱 配制 应用 串联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样品中三种赭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首先向待测样品中加入同体积的乙腈和冰乙酸的混合溶剂,混匀,再加入QuEChERS净化剂1,混匀,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然后加入QuEChERS净化剂2,混匀,离心分离,取上清,过有机滤膜,获得待测液;同时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制作标准曲线;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方法,同时检测待测液中赭曲霉毒素A、B、C,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能够同时快速测定样品中三种赭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且净化效果好,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有机试剂用量少,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可应用于赭曲霉毒素的日常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时快速测定样品中三种赭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OT)是以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炭黑曲霉(A.carbonarius)等真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的有OchratoxinA(OTA)、Ochratoxin B(OTB)和Ochratoxin C(OTC)等。其中毒性最大、对食品污染最严重的是OTA。研究表明,OTA不仅具有免疫毒性、肾毒性和肝毒性,并且还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IARC)已将其定义为group 2B类致癌物。例如在,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由于受生长条件和制作工艺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赭曲霉毒素的污染。因此欧盟委员会(EU),以及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均规定葡萄酒中OTA的限量为2.0μg/kg。OTC是OTA的前衍生物,通过口服和注射,OTC能够迅速水解成OTA,OTB则是OTA的脱氯衍生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OTA:R1=Cl,R2=H;OTB:R1=H,R2=H;OTC:R1=Cl,R2=C2H5。
毒性方面,OTC和OTA的毒性相当,OTB相对较弱。由于同一种真菌的几种代谢产物的共同出现可能会对人体或动物的健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混合了几种真菌代谢产物的食品污染是必须要考虑的。虽然OTB、OTC毒性较小,也并没有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很大的毒性伤害,但还是必须考虑这两种毒素在人体内累积所达到的毒性效果。所以建立一个同时检测这三种毒素的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很有必要。
目前国内对食品中赭曲霉毒素的检测主要集中在OTA。OTA提取净化技术主要有液-液萃取净化法(LLE)、固相萃取柱净化法(SPE)、免疫亲和柱净化法(IAC)等;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法、荧光光度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等。鉴于葡萄酒成分复杂,其中的赭曲霉毒素含量不高,可能会对目标检测产生干扰,日常检测中通常采用IAC或SPE等富集净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处理后赭曲霉毒素富集程度高、本底纯净,但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大批量葡萄酒等样品的检测。
目前国内对OTB、OTC的提取净化条件、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条件优化都是空白;也没有可同时检测三种赭曲霉毒素的技术报道。为了避免低估赭曲霉总量摄取量,必须尽快对赭曲霉毒素总量在葡萄酒等样品中的含量建立可靠的分析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和更低的检出限值,也需要更加灵敏的方法对赭曲霉毒素总量进行定量检测。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