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的制作方法及红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5694.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李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贾颜维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版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选取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采摘春夏季一芽二叶、一芽一叶或者单芽的鲜叶;
(b)萎凋:将采摘后3小时内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
(c)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40-45℃,发酵湿度为88-95%,发酵时间为5-6h;
(e)风冷:将发酵好的茶叶摊开,并于冷风中迅速降温;
(f)理条:将风冷后的茶叶进行理条处理;
(g)干燥提香:将理条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得到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采摘后3小时内的鲜叶置于萎凋槽中进行萎凋处理,至茶叶的含水量为52-58%,其中,萎凋温度为30-36℃,萎凋时间为3-4h;
优选地,鲜叶置于萎凋槽中的摊放厚度为5-10cm,每20-40min上下翻动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将揉捻后的茶叶堆起压紧,盖布进行发酵;
优选地,步骤(d)中,发酵湿度为88-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厚度为1-3cm;
优选地,步骤(e)中,风冷温度为8-14℃,风冷时间为0.5-3min;
优选地,步骤(e)中,风冷温度为9-12℃,风冷时间为1-3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理条温度为240-260℃,理条时间为20-30min,理条结束后摊凉自然回潮,使叶面水分重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将理条后的茶叶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优选地,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30-60min;再次干燥处理的温度为85-90℃,干燥时间为90-120min。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选取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采摘春夏季一芽二叶、一芽一叶或者单芽的鲜叶;
(b)萎凋:将采摘后3小时内的鲜叶置于萎凋槽中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温度为30-36℃,萎凋时间为3-4h,至茶叶的含水量至52-58%;
(c)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20-30min;
(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40-45℃,发酵湿度为88-95%,发酵时间为5-6h;
(e)风冷:将发酵好的茶叶摊开,并于8-12℃的冷风中迅速降温;
(f)理条:将风冷后的茶叶进行理条处理;
(g)干燥提香:将理条后的茶叶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得到红茶;
其中,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30-60min;再次干燥处理的温度为85-90℃,干燥时间为90-120min。
9.一种红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耐冲泡次数为10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6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功能的黑茶加工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