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瘦身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022.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记宗;朱瑞清;丁柱学;王娜;李文刚;曹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瑞药金方现代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25/00;A23L11/00;A23L7/10;A23L19/10;A23L31/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瘦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即食瘦身餐及其制备方法,菱龙红叶瘦身即食餐由主料部分和辅料部分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3‑15份,榧子0‑9份,龙眼2‑9份,红豆1‑9份,荷叶1‑5份,燕麦1‑10份,地瓜1‑10份,青粱米0‑10份,黑木耳1‑5份,魔芋粉1‑5份。本发明主要采用具有排毒、饱肚、利水功效的药食两用食材,能起到保健、养生及减肥瘦身的功效;原材料粉碎到极细的程度,入口丝滑并口感极佳,营养成分能充分消化,并极易极快被吸收,提高食品的利用率和营养效果;冲泡即可食用,方便广大生活节奏快的人群使用;因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已炒熟,食品的微生物基本被杀死,能保证食品较长时间存放和保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食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食瘦身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即食食品是指不需要额外加工处理,打开包装(或散装)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一类食品,它是适应现在人们的快节奏生活的必需品。为保证食用得营养和健康,目前即食食品生产厂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采用的生产工艺能否工业化实现大批量的生产;食品加工工艺能否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可口;选用的食材能否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同时,除上述即食食品生产厂家共有的待解决问题以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需求(如减肥、降脂、瘦身等)的消费者,目前市面上的即食食品生产厂家并未提供此类即食食品,尤其是同时具备养生、保健以及瘦身功效的即食食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瘦身餐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具有排毒、饱肚、利水功效的药食两用食材,是营养、保健和养生的上乘食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即食瘦身餐,由主料部分和辅料部分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3-15份,榧子0-9份,龙眼2-9份,红豆1-9份,荷叶1-5份,燕麦1-10份,地瓜1-10份,青粱米0-10份,黑木耳1-5份,魔芋粉1-5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所述辅料部分包括蜂蜜3-15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5份,榧子5份,龙眼3份,红豆5份,荷叶2份,燕麦8份,地瓜8份,青粱米3份,黑木耳2份,魔芋粉3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8份,榧子6份,龙眼7份,红豆6份,荷叶3份,燕麦10份,地瓜7份,青粱米6份,黑木耳3份,魔芋粉4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12份,榧子9份,龙眼6份,红豆9份,荷叶1份,燕麦9份,地瓜10份,青粱米1份,黑木耳2份,魔芋粉3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所述主料部分为:菱角12份,榧子9份,龙眼6份,红豆9份,荷叶1份,燕麦9份,地瓜10份,青粱米1份,黑木耳2份,魔芋粉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食瘦身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取菱角、榧子、红豆、燕麦、地瓜、青梁米及黑木耳用中火或武火将食材炒至70℃-80℃后,再加入龙眼及荷叶继续用中火或武火将食材炒至90℃-100℃,得到混合食材;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食材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至200-300目,加魔芋粉混合,得到混合餐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经手工净选、水选、筛选操作,除去杂质和残次品,清洗除去灰尘。
进一步地,步骤二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餐粉分装为30g/袋、50g/袋、80g/袋或100g/袋的内包装,将辅料装成5g/袋或10g/袋的小包装,与装有混合餐粉的内包装置于同一中包装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瑞药金方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瑞药金方现代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