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952.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赵远凉;杨婧;徐睿;张秋雁;张俊玮;徐宏伟;杨沁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俞翠华 |
地址: | 550007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一级直流 电动汽车 转换器连接 双向DC/DC 微电网 电动汽车充电机 直流供电单元 立体停车库 充电系统 储能单元 换电单元 直流母线 直流微网 充放电 整车 变流装置 交流电源 连接形式 输出电压 系统成本 输出端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包括共一级直流母线的直流微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机;直流微电网包括直流供电单元、二级直流母线和储能单元,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DC/DC转换器与二级直流母线相连,二级母线通过第一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储能单元通过第二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电动汽车充电机包括电动汽车充换电单元和整车充放电桩,所述电动汽车充换电单元通过第三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所述整车充放电桩直接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本发明连接形式更为简单、方便,不需考虑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频率、相位等问题,相比交流微电网省去了不少的变流装置,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和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严重制约了燃油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充电难和停车难的问题又成为电动汽车的发展产生的限制。我国已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有充电站和充电桩两种。采用充电桩方式,充电时间长且不能节约占地面积;采用充电站方式,投资大、建造数量少,目前只适合示范运营的公共交通电动汽车。
立体停车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土地供需紧张的问题,其种类有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等。但目前市场上的立体停车设备都只能停车,不能充电。如果能让电动汽车停在车库时能自动充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采用直流微网进行直流充电,连接形式更为简单、方便,不需考虑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频率、相位等问题,相比交流微电网省去了不少的变流装置,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和损耗。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电气系统,包括共一级直流母线的直流微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微电网包括至少一个直流供电单元、二级直流母线和至少一个储能单元,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DC/DC转换器与二级直流母线相连,所述二级母线通过第一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直流供电单元输出的直流信号经过第一单向DC/DC转换器后接入到二级直流母线,然后再通过第一双向DC/DC转换器接入一级直流母线;所述储能单元通过第二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
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包括电动汽车充换电单元和整车充放电桩,所述电动汽车充换电单元通过第三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所述整车充放电桩直接连接到一级直流母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电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双向DC/AC转换器,所述第一双向DC/AC转换器将一级直流母线与公共连接点相连,所述公共连接点与交流电网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基于10kv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电气系统,还包括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所述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第一单向DC/DC转换器、第一双向DC/DC转换器、第二双向DC/DC转换器、第三双向DC/DC转换器、第一双向DC/AC转换器、电动汽车充换电单元和整车充放电桩相连,控制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微电网还包括直流负载,所述直流负载通过第二单向DC/DC转换器与二级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第二单向DC/DC转换器与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模式包括:联网运行模式、联网限流模式和独立运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