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411.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权贤植;黄圣旭;金基兑;赵源珉;鞠再昌;池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多级 变速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多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各自具有三个旋转元件并且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扭矩;至少六个换挡元件,与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连接。因此,通过在自动变速器中实施多挡位来提高燃料效率,并且通过使用发动机的低RPM范围内的操作点来提高车辆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其通过使用减少数量的部件和简化的构造实施多个变速挡位来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
背景技术
近来,油价的上涨已经导致车辆制造商寻求提高燃油效率,特别是提高发动机效率。因此,车辆制造商已试图减轻车辆的重量,从而提高燃料效率。因此,通过增加变速器的变速挡位来在更高效的操作范围内操作发动机的方法通过车辆中的变速器来提高燃料效率。增加变速器的变速挡位允许以相对更低范围的每分钟转数(RPM)操作发动机,以能够更安静地驾驶车辆。
然而,随着变速器的变速挡位增加,变速器中的部件的数量增加,并且制造成本和车辆重量增加,而动力传输效率降低。因此,变速器设计需要能够利用减少的部件数量和简化的构造来实现最高效率的结构,以通过变速器的多挡位来最大化燃料效率的提高。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提供的描述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解释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其可通过使用最少数量的部件和简化的构造实施多个变速挡位来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可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各自具有三个旋转元件并且配置为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扭矩;以及六个换挡元件,与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连接。具体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可通过换挡元件中的第一制动器相对于变速器壳体固定,第二旋转元件可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连接,并且第三旋转元件可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并且可通过换挡元件中的第二制动器相对于变速器壳体固定。此外,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可与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且可通过换挡元件中的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并且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可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连接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可选择性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可选择性地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连接。此外,剩余的多个换挡元件可设置为选择性地连接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
在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换挡元件中的第二离合器可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换挡元件中的第三离合器可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换挡元件中的第四离合器可在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
此外,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可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可选择性地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元件连接,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元件可选择性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元件连接。剩余的多个换挡元件可设置为选择性地连接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