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结构组合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6327.3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福;胡守志;张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9B23/26 | 分类号: | G09B2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结构 组合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演示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子结构组合模型。
背景技术
立体结构模型是教学辅助器材,可以使学习者从教学辅助器材中快速了解、掌握书本知识。在目前教学课程中,对于某种化合物的认识仅能从化学式上了解,如果要描述化合物空间立体结构,就必须通过化合物立体结构模型来展示,而现有的空间立体模型演示非常单一,只能展示分子结构的立体结构,而不能展示分子结构的平面式。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分子结构的立体模型与平面模型之间自由切换,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平面模型转换到实物的立体模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演示效果好、既能演示分子结构的立体结构、又能演示分子结构的平面结构的分子结构组合模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子结构组合模型,包括一个中心球和四个边缘球,所述四个边缘球通过四根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中心球,所述四根连接杆可以相对所述中心球转动,且所述四根连接杆的延长线交汇于所述中心球的球心,其中二所述边缘球的球心位于所述中心球的第一经线平面上,其余二所述边缘球的球心位于所述中心球的第二经线平面上,所述第一经线平面与所述第二经线平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球包括球胆和包覆所述球胆的球壳,所述球壳上设有四个滑槽,其中二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经线平面上,其余二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二经线平面上,四根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所述四个滑槽与所述球胆铰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经线平面上的二所述滑槽自赤道线向下延伸,位于所述第二经线平面上的二所述滑槽自赤道线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在对应的所述滑槽中转动的最大角度为35°。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球的球径为所述球胆的球径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中心球的端部为球状部,所述球状部与所述球胆球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球状部的球径为所述球胆的球径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球壳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滑槽能够夹紧与之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从而使所述连接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边缘球的球径是所述中心球的球径的1/4。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直径是所述边缘球的球径的一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分子结构组合模型中,四根所述连接杆代表四根化学键,所述中心球和四个所述边缘球代表原子或者原子团,通过四根所述连接杆、所述中心球和四个所述边缘球的组合,可以构建出一个分子结构的空间立体结构模型,从而使抽象的分子结构具体化,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2)所述四根连接杆可以相对所述中心球转动,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使其呈现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不仅能够呈现出同一分子式的分子结构的不同状态,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式(正四面体结构)和甲烷的平面结构式(H、C原子位于同一平面),还能便于携带,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立体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第一经线平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第二经线平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中心球的第一经线平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中心球的第二经线平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子结构组合模型的中心球的平面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子结构组合模型,包括一个中心球1和四个边缘球3。若所述中心球1代表C原子,所述边缘球3代表H原子时,则本发明所述的分子结构组合模型为CH4的分子模型;若所述中心球1代表Si原子,所述边缘球3代表H原子,则本发明所述的分子结构组合模型为SiH4的分子模型;若所述中心球1代表C原子,所述边缘球3代表苯环,则本发明所述的分子结构组合模型为芳香烃的分子模型等等。
本实施例以CH4的分子模型或者SiH4的分子模型为例(CH4和SiH4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用反应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生物教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