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7501.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申有名;张春香;罗觅纯;钟雨同;刘芳;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1/03 | 分类号: | H05K1/03;H05K1/0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41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导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应用于电路板的高分子导电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将高分子树脂、分散剂、导电剂混合充分后,热固化成膜,并浸入到含有石墨、金属粉末、极性表面活性剂的乳液中,再通过电泳工艺沉积,最后经热处理得到高分子导电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于电路板的高分子导电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线路板技术的发展,对线路板基材材料的柔软性、导电性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目前市场主要为陶瓷基覆铜箔以及聚酰亚胺薄膜覆铜箔等材料为主,但陶瓷基覆铜箔材料脆性大,导电性能差,不易于超薄电子器件的应用;而以聚酰亚胺为基材的材料,制造成本较高,导电层铜箔又易脱落,因此都未得到较普遍的使用。因此,寻求一种更具柔性及高导电性的薄膜材料,替代现有的陶瓷与聚酰亚胺材料,成为电子线路板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分子树脂、分散剂、导电剂混合充分后,热固化成膜,
其中,高分子树脂为聚氨酯或聚醚,分子量为50000~100000g/mol,
分散剂为聚丙二醇,
导电剂为镍粉或铜粉,
高分子树脂、分散剂、导电剂的用量质量比为25~70:20~60:5~10,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三者充分混合,三者充分混合后所得的乳液黏度控制为100~500Pa·s,
热固化成膜的温度为100~300℃,挥发溶剂后固化成膜的厚度为0.1~10um;
(2)将石墨、金属粉末加入到极性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充分分散后得到金属粉末乳液,
其中,金属粉末为铁、镍、铜、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金属粉末与石墨的用量质量比为5~9:1~5,
石墨的粒度为100~800nm,金属粉末的粒度为200~1000nm,
极性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极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1~5%,
将石墨、金属粉末加入到极性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后,通过超声分散,形成黏度为10~20Pa·s的乳液;
(3)将步骤(1)得到的膜浸入到步骤(2)得到的金属粉末乳液中,再通过电泳工艺将金属粉末沉积到步骤(1)得到的膜上,最后经热处理得到高分子导电薄膜,
其中,电泳工艺的条件为:电压20~50V,电流密度10~50A/dm2,温度35~55℃,
热处理的条件为,300~500℃下处理30~10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基体薄膜具有轻薄、耐磨性优异、伸缩性以及耐候性和耐油性等优点,并且环保;
电泳沉积到该基体薄膜表面的金属层具有较均匀、有序的晶体结构排列,从而有效增强了高分子膜材料的致密性和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有效改善了高分子导电薄膜用于电子线路板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及内阻过大的问题,更能满足高端电子线路板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聚氨酯树脂(分子量50000g/mol)、聚丙二醇、铜粉按质量比70:30:6混合并超声充分分散后,在温度为100℃环境下烘干成膜,膜厚度为0.1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缺损智能推送系统
- 下一篇:废油蒸馏裂解催化系统及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