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仿生机械鱼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771.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帅;牛成成;陈杨波;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H21/17;B63H25/10;B63H2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仿生 机械 | ||
1.一种仿生机械鱼,包括鱼体外壳、鱼体内部龙骨(4)和若干鱼体内部骨架(2),其特征在于鱼体内部龙骨(4)上还设有控制盒(5)和电池盒(6),鱼体内部龙骨(4)首端连接转向沉浮机构(3),尾部连接鱼尾(1),转向沉浮机构(3)、鱼尾(1)与鱼体内部龙骨(4)通过螺栓相连;鱼体内部骨架(2)与鱼体内部龙骨(4)和鱼尾(1)螺栓连接,用于形成鱼体外轮廓,控制盒(5)内部包含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仿生机械鱼运动,电池盒(6)内部包含锂离子高性能电池,用于给仿生机械鱼供电;转向沉浮机构(3)包括沉浮控制机构及转向控制机构;沉浮控制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轴承支架(312)上的胸鳍输出轴(310)及胸鳍舵机(302),胸鳍舵机(302)通过胸鳍摇杆(304)连接胸鳍连杆(303)一端,胸鳍连杆(303)另一端通过胸鳍拉杆(314)设置在胸鳍输出轴(310)中部,胸鳍输出轴(310)两端分别连接左胸鳍(309)和右胸鳍(301),胸鳍舵机(302)与连接控制盒(5)和电池盒(6),胸鳍连杆(303)上贯穿设置圆形件,内部龙骨(4)与圆形件通过直角连接件和螺栓连接;转向控制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轴承支架(312)上的腹鳍输出轴(311)及腹鳍舵机(306),腹鳍舵机(306)通过腹鳍摇杆(305)连接腹鳍连杆(307)一端,腹鳍连杆(307)另一端通过腹鳍拉杆(313)连接腹鳍输出轴(311),腹鳍输出轴(311)底部连接腹鳍(308),腹鳍舵机(306)与连接控制盒(5)和电池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鱼,其特征在于鱼尾(1)包括设置在鱼体内部龙骨(4)上的鱼尾支撑架(114),减速直流电机(101)和曲柄圆盘(113)设置在鱼尾支撑架(114)上、下位置且相互连接,滑块(103)通过两个光轴(102)设置在两个鱼尾支撑架(114)之间,鱼尾支撑架(114)端部设有U型支撑块(110),U型支撑块(110)通过螺栓与鱼体内部龙骨(4)连接,U型限位块(105)、鱼尾拉杆(111)和鱼尾中杆(106)一端通过转轴与U型支撑块(110)活动连接,U型限位块(105)位于鱼尾拉杆(111)下方,滑块(103)一端通过第一鱼尾连杆(104)连接鱼尾拉杆(111),另一端通过第二鱼尾连杆(112)连接曲柄圆盘(113),鱼尾中杆(106)另一端与鱼尾连接块(107)连接,鱼尾连接块(107)还连接鱼尾斜杆(109)一端和尾鳍(108),鱼尾斜杆(109)另一端固定在鱼尾拉杆(111)上,减速直流电机(101)连接控制盒(5)和电池盒(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鱼,其特征在于鱼尾连接块(107)为直角形结构,鱼尾中杆(106)与鱼尾连接块(107)的连接点为直角位置,鱼尾斜杆(109)、尾鳍(108)与鱼尾连接块(107)的连接点分别为两直角边的外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鱼,其特征在于胸鳍连杆(303)穿出鱼体内部骨架(2),中部通过鱼体内部骨架(2)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鱼,其特征在于腹鳍连杆(307)穿出鱼体内部骨架(2),中部通过鱼体内部骨架(2)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7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