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药芯焊丝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3908.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利华;吴江;覃学东;覃科;吕勇;张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35/12;B23K35/40 |
代理公司: | 45116 广西慧拓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焊丝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药芯焊丝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药芯和包裹药芯的不锈钢带组成,所述药芯占药芯焊丝总重量的18‑28%,所述药芯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铬粉15‑20%、金红石粉10‑15%、镍粉5‑10%、锰粉4‑8%、长石粉4‑8%、铝镁合金粉2‑4%、钼铁粉2‑4%、复合氮化物2‑4%、复合氟化物0.5‑2%、氧化铋0.5‑1%、二氧化碲0.1‑1%、氧化铈0.1‑1%、余量为铁粉,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不锈钢药芯焊丝具有焊缝成形美观、易脱渣、飞溅小、电弧稳定,焊缝不存在小气孔,焊接过程中发尘量小,同时焊缝组织还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抗裂和抗疲劳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相不锈钢的药芯焊丝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锈钢行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不锈钢消费量的强劲增长,必将带动焊接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钢材的品质进步促使不锈钢焊接材料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不锈钢焊接高效进程明显提速,促使焊接材料的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与传统的手工焊条、镀铜实芯焊丝、埋弧焊剂相比,采用不锈钢药芯焊丝进行焊接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焊接过程更加连续,而且可以实现自动焊接,从而减少了焊接接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是手工电弧焊的3-4倍,焊接质量好,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综合成本;其二,不锈钢药芯焊丝不存在发热和发红现象,且飞溅极小,焊缝光亮呈银白色,焊后一般不需要酸洗、打磨和抛光;其三,药芯焊丝中的药粉都经过高温烘焙,水分极少,焊接之前不需要烘干,气孔敏感性较低。所以不锈钢药芯焊丝广泛应用于造船、石化、压力容器、钢结构和工程机械等行业。
焊接质量的好坏、焊接效率的高低是由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决定的,尤其是焊接材料是焊接的关键。目前双相不锈钢用药芯焊丝还存在成分配置不合理,导致熔敷金属出现小气孔、裂纹、焊接过程中发尘量大、焊缝成型差,同时在耐磨、耐腐蚀、抗裂和抗疲劳等力学性能上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缝成形美观、易脱渣、飞溅小、电弧稳定,焊缝不存在小气孔,焊接过程中发尘量小,同时焊缝组织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抗裂和抗疲劳性能的不锈钢的药芯焊丝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药芯焊丝,其特征在于,由药芯和包裹药芯的不锈钢带组成,所述药芯占药芯焊丝总重量的18-28%,所述药芯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铬粉15-20%、金红石粉10-15%、镍粉5-10%、锰粉4-8%、长石粉4-8%、铝镁合金粉2-4%、钼铁粉2-4%、复合氮化物2-4%、复合氟化物0.5-2%、氧化铋0.5-1%、二氧化碲0.1-1%、氧化铈0.1-1%、余量为铁粉,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0.025-0.04%、Cr:18.5-19.8%、Ni:9.5-10.5%、Mn:0.80-0.86%、Al:0.02-0.035%、Si≤0.04%,S≤0.005%,P≤0.01%、N≤0.003%,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优选,所述复合氮化物包括氮化钼、氮化钛和氮化铬,所述氮化钼、氮化钛和氮化铬的重量比为1:1:2。
进一步优选,所述复合氟化物包括氟化钠、氟硅酸钠和六氟铝酸钠,所述氟化钠、氟硅酸钠和六氟铝酸钠的重量比为2-3:1:0.5。
进一步优选,所述铝镁合金粉中铝含量为50-55wt%,余量为镁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优选,所述不锈钢药芯焊丝焊接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二氧化碳气体与氩气混合气体作为焊接时的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与氩气的体积比为3-4:1。
本发明不锈钢药芯焊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未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