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4486.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晙铭;朴前进;金圣秀;张景翼;赵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科伦斯 |
主分类号: | F02M26/29 | 分类号: | F02M2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连通 气体出口 气体入口 第二管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连接通道 散热片 流出 冷却剂 冷却剂出口 冷却剂入口 废气 | ||
1.一种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包括:
壳体,具有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并且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冷却剂通过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壳体,废气通过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壳体;
多个第一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管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管中的所述每一者的另一端与连接通道的一端连通;
多个第二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管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管中的所述每一者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多个第一散热片,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中的每一者中;以及
多个第二散热片,插入到所述第二管中的每一者中,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管使得从所述气体入口供给的废气在一个方向流动;
所述连接通道具有U形形状以反转从所述第一管供给的废气的流动方向;以及
所述第二管使得从所述连接通道供给的废气在另一个方向流动并且排出至所述气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管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管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管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气体入口的横截面积是所述气体出口的横截面积的1.3至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方波形状,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为连续平坦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方波形状,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呈具有规则节距的正弦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在其纵向方向上形成的正弦波形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方波形状,所述第一散热片在其纵向方向上呈具有规则节距的正弦波形状,并且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纵向方向上为连续平坦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方波形状,并且设置为偏置散热片,其中纵向相邻排的突脊的中心以规则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形成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狭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方波形状,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为偏置散热片,其中纵向相邻排的突脊的中心以规则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形成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狭缝,并且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其纵向方向上为连续平坦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科伦斯,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科伦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4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EGR冷却器
- 下一篇:用于控制排气再循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