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0814.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何艳则;牛大旭;谭浩;钟田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能量 回收率 行程 阶段 电机 制动 速度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整车一维动力经济性仿真模型,经济性衡量指标为能量回收率;基于指定的制动扭矩分配策略,搭建控制模型;调整制动模型中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值,同时经济性仿真模型分别计算串联制动回收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在不同空行程阶段制动速度值下的能量回收率,基于不同能量回收率需求,来获取串联制动制动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对应的空行程阶段制动速度标定值。在项目初期,基于整车对能量回收率的需求,为串联制动回收制动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对应的空行程阶段制动速度标定值的指定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能量回馈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的重要节能方法,即为在车辆减速或制动过程中,在保证车辆制动性能的条件下,将车辆动能或位能通过带动电机发电,转化为电动存储在电池中,实现能量回收,同时产生车辆所需的部分制动力,既实现了车辆的减速和制动,又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经济性(混合动力车辆可有效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纯电动车可有效提高续航里程),还减少了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
制动力分配是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中研究的首要问题,目前有关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系统共同作为车辆制动系统的研究中,根据制动力分配模式不同可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分析并联式制动回收系统和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中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中液压制动的前、后制动力不可调,而串联式制动回收系统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可调,串并联制动回收系统的成本、驾驶性、节油贡献均有差异,急需一种综合考虑能量回收率和驾驶员感受的串、并联制动回收系统的制动力分配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旨在项目初期,通过对比分析串联制动回收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对整车经济性的贡献,同时结合驾驶舒适性调整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为项目决策及制动回收系统选型提供指导建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整车一维动力经济性仿真模型,经济性衡量指标为能量回收率;
S2、基于指定的制动扭矩分配策略,搭建制动模型;
S3、调整制动模型中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值,同时经济性仿真模型分别计算串联制动回收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在不同空行程阶段制动速度值下的能量回收率;
S4、基于不同能量回收率需求,来获取串联制动制动系统及并联制动回收系统对应的空行程阶段制动速度标定值。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扭矩分配策略包括:
空行程回收阶段:当整车处于制动状态,且制动踏板的深度低于最大踏板自由行程时,串联制动回收系统及联制动系统均采用电机制动,电机制动速度设定为x m/s2;
制动回收阶段:当电机制动不能满足制动需求时,串联制动回收系统采用电机制动优先,机械液压制动补充的原则,并联制动回收系统采用电机制动叠加在机械液压制动上的原则。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扭矩分配策略包括:
当车速小于车速阈值时,串联制动回收系统及联制动回收系统均退出,采用纯机械液压制动。
进一步的,当整车为纯电动汽车时,能量回收率表示如下:
能量回收率=电池回收的能量/电池实际放电能量的比值
进一步的,当整车为混合动力汽车时,能量回收率表示如下:
能量回收率=电池回收的能量/(电池实际放电能量+油耗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倒车轨迹线描画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