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其结账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2104.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树平;祝景国;赵李明;罗广文;马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40;G07G1/00;G07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支付 方法 及其 结账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其结账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支付领域中,移动支付是增速最快的业务方向。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如NFC、二维码、虹膜支付、声音支付与指纹支付等等。在上述支付方式中,二维码支付是目前市场中应用范围最广,占据市场份额最高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
现有的二维码支付方式分为主扫和被扫两种形式,传统的二维码支付都是联机支付,其中用户主扫模式,如图1所示,在这种模式中,二维码信息通常是显示在商户POS终端或者直接打印在纸上,其信息主要包括商户标识等,由于是静置的二维码信息,所以二维码产品的安全性能也较低,容易发生信息替换、网络重放等不安全因素。
用户主扫模式指的是付款方(用户)打开手机APP(如支付宝、微信等)扫描商户二维码的支付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户的手机的网络是连通的。用户被扫模式,则需要商户端的网络是连通的,但是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由于实际环境原因,如公交应用等,无法保障网络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结账终端,用于预制商户信息,不断变化信息内容,在商户端和消费者端双脱机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支付。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包括动态二维码的产生过程和支付过程;其中,动态二维码的产生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商户端利用密钥对交易数据、商户ID、时间因子和随机数中的一种或多种随机组合成的数据进行加密,产生密文;商户端对密文进行数据摘录,产生动态口令;商户端利用二维码算法对商户端的蓝牙PIN码和动态口令进行计算,产生动态二维码。
如上的,其中,动态二维码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更新。
如上的,其中,加密采用单向散列算法。
如上的,其中,在支付过程中,商户端脱机支付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商户端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蓝牙配对请求;商户端与移动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根据移动设备传送来的IMEI对移动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商户端对移动设备身份验证成功后,商户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对移动设备的钱包进行余额判断;若商户端获取到移动设备的钱包余额不足,则商户端发出提醒,进行报错处理;若钱包余额充足时,则商户端获取移动设备对扣款的授权,进行钱包记账并进行支付交易记录;商户端联网后向收单银行后台上报支付交易记录。
如上的,其中,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端脱机支付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移动设备输入登录密码,登陆移动端APP;移动设备扫描商户端的动态二维码,从动态二维码中提取商户端的蓝牙PIN码;移动设备启动蓝牙接口,根据提取到的蓝牙PIN码与商户端进行蓝牙PIN配对;移动设备向商户端发起设备验证请求;移动设备的验证通过后,移动设备向商户端发起支付请求;移动设备输入支付密码进行支付交易;移动设备中的钱包扣款,进行支付交易记录;移动设备在联网时将支付交易记录上报给发卡行后台,发卡行与收单银行后台进行交易,发卡行后台将支付结果发送给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接收支付结果并在屏幕上进行显示。
一种结账终端,包括主机,主机内还包括安全模块、二维码显示模块、脱机支付模块与联机支付模块;安全模块与二维码显示模块连接,用于商户端生成包括商户ID和时间因子;二维码显示模块包括商户信息接收子模块、产生随机数子模块、数据加密子模块、动态口令生成子模块、二维码生成子模块;商户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安全模块发送的商户ID和时间因子;产生随机数子模块用于产生随机数;数据加密子模块与商户信息接收子模块和产生随机数子模块连接,用于对商户信息和随机数组成的数据进行加密,产生密文;动态口令生成子模块与数据加密子模块连接,用于对密文进行数据摘录后产生动态口令值;二维码生成子模块与动态口令产生子模块连接,用于利用二维码算法对与商户端的蓝牙PIN码和动态口令值的组合进行计算产生动态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NFC的安全支付系统体系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