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7106.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田昆鹏;李显旺;沈成;黄继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57/01 | 分类号: | A01D57/01;A01D57/20;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收获 机割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
背景技术
收割是高秆作物(如麻类、芦苇以及玉米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高秆作物茎秆较高大粗壮,人工收割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研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作业质量好的高秆作物收割机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割台是高杆作物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工作性能的优劣。现有的高秆类作物收获机割台通常采用安装在割台前下方、并排布置的若干个轮式拨禾器将作物向割台拨取,茎秆被割台底侧的割刀切断后,再通过输送装置向后输送。然而,由于高秆作物植株较高,茎秆稍有倾斜就会堵塞割台,造成后续茎秆无法输送,同时,并排布置的拨禾器也容易把茎秆推倒,造成机收故障率增加,严重影响机械作业质量,不利于高秆作物收割环节机械化的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该割台借鉴人工收割作业原理,利用仿生学模拟人工收割动作,通过搂拨机构将割台两侧的作物茎秆向中间的输送装置搂拨,实现高秆作物的有效收割。该割台的搂拨机构结构紧凑,且占用空间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包括有安装板、用于切割作物的割刀、用于拨动作物的拨禾装置以及能够将切割后的作物向后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割刀设置于安装板前方;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安装柱、输送轮以及主动链轮,所述安装柱设置有四个,且安装柱成两列设置,每个安装柱上方均设置有一个输送轮,同列的两个输送轮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拨禾指,所述拨禾指沿输送带的外轮廓成均匀分布,前方的两个安装柱上均设置有一个主动链轮,后方的两个输送轮为主动轮,由收获机上的发动机驱动;
所述拨禾装置包括有底座、拨禾杆以及从动链轮,所述底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铰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拨禾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曲柄和摇杆,所述曲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拨禾杆中部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摇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拨禾杆后端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曲柄的长度小于曲柄与摇杆之间的距离,且曲柄的长度小于摇杆的长度,所述从动链轮设置于第一转轴上且能够与第一转轴同步旋转,所述从动链轮与一个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相连接,所述底座、拨禾杆以及从动链轮均设置有两个,且均成对称设置于输送装置两侧,所述第一转轴旋转状态下能够通过曲柄带动拨禾杆运动,拨禾杆前端间歇性的将作物拨向割台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输送带之间形成有供切割后的作物向后输送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拨禾指成前后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条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拨禾指长度的两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安装板围成有输送作物的输送腔,切割后的作物通过输送腔向后输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块第二挡板,两块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两条传动链前方,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均大于传动链的高度,小于拨禾杆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均成倾斜设置,其靠近输送通道一侧向后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均成倾斜设置,且两块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块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割刀、拨禾装置以及输送装置的设置,机车上的发动机带动后方的两个输送轮旋转时,后方的输送轮带动前方的输送轮旋转,同时拨禾指对作物进行输送,前方的输送轮旋转带动主动链轮旋转,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带动曲柄旋转,曲柄带动拨禾杆运动,拨禾杆、曲柄、摇杆、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之间形成四连杆结构,拨禾杆运动过程中,其前端形成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运动轨迹,且拨禾杆前端间歇性的将作物拨向割台中间,该割台借鉴人工收割作业原理,利用仿生学模拟人工收割动作,通过拨禾装置将割台两侧的作物茎秆向中间的输送装置搂拨,实现高秆作物的有效收割,拨禾装置在拨动作物过程中只有拨禾杆前端伸出割台前方,使得整个割台的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秆作物收获机割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需定期巡视的甜柿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收谷机上的折叠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