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2629.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4 | 分类号: | F16D1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导油通道 外隔套 轴承 储油腔 注油孔 进油孔 壳体 溢出 离合器技术领域 室内 错开设置 壳体径向 流入路径 注油压力 润滑脂 轴承室 润滑油 内壁 粘附 连通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离合器中润滑脂容易注入过多而溢出等技术问题。本离合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有轴承,壳体上开设有沿壳体径向的注油孔,轴承室内还设有外隔套,外隔套内设有与轴承内部相连通的储油腔,外隔套的外表面设有与注油孔相连通的导油通道,外隔套上开设有连通导油通道与储油腔的进油孔;注油孔与进油孔错开设置。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导油通道,使润滑油或润滑的流入路径大大延长,这样能够利用油脂的粘性在较长的导油通道内壁上形成粘附力,增加了注油压力,有效防止向储油腔内注入的油脂过多出现的溢出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类似于开关,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从而起到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的作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器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汽车、摩托车领域的离合器通常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需要利用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由于离合器内连接有转轴,通常设有轴承,并且还需要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减小摩擦。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的一种离合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63519U,公开日:2014-03-05)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光电自带加油装置的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离合器本体包括磁轭,磁轭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一侧设有衔铁,衔铁连接有联结法兰,离合器本体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有主轴,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室及设于轴承室内的轴承,轴承室上通过注油管连接有注油器,注油器的上端加装一个密封的化学反应室。
上述专利文献中注油管通过注油孔直接与轴承室相连接,利用注油管向轴承室内注油时,不容易掌控,从而会导致润滑脂注入过多而出现的润滑脂溢出现象,对整个离合器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离合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离合器中储油腔内的润滑脂注入过多而出现的润滑脂溢出损坏离合器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设有轴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沿壳体径向的注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内还设有外隔套,所述外隔套内设有与所述轴承内部相连通的储油腔,所述外隔套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注油孔相连通的导油通道,所述外隔套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的进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进油孔错开设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离合器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大致相同,本技术方案中轴承内连接有转轴,轴承的长时间高速运转,需要持续不断的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壳体套设在外隔套以及轴承上,外隔套内的储油腔用于储存润滑油或润滑脂,润滑油或润滑脂能够进入到轴承内对其进行润滑,起到减少摩擦及磨损的作用;在壳体上的注油孔处还连接有油嘴,向储油腔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时,润滑油或润滑脂依次从油嘴、注油孔、导油通道以及进油孔后再进入到储油腔,与传统的离合器中油嘴直接与储油腔相连的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中整个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流入路径大大延长,这样能够利用油脂的粘性,与较长的导油通道内壁之间形成粘附力,增加了注油压力,这种阻力加上储油腔内润滑油或润滑脂满腔后的内部压力,就能有效阻止润滑油或润滑脂的进入,从而有效避免因为无法窥视储油腔内部油量,而向储油腔内注入的油脂过多出现的溢出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2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环联轴器及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同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