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肥发酵菌种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93156.6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7974409B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发明(设计)人: 王永显;姜鹏;王孜禾;刘宇珂;倪艺榕;阮桂丽;孙亚萍;丁厚冉;李民;丁兴民;由大卫;奉起桂;颜庆阳 申请(专利权)人: 王永显
主分类号: C12N1/00 分类号: C12N1/00;C05G1/00;C05F17/20;C05F17/80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李建华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堆肥 发酵 菌种 制作 使用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堆肥发酵菌种:

(1)收集环境中微生物的液体菌种,

将大米与水按1:10重量比装入开口容器中,容器口用两层纱布包裹,置于20-25℃环境中静置2~3d后,过滤,收集滤液,再将滤液与牛奶按1:2的体积比混匀,置于20-25℃环境中2~3d后,去掉表层奶酪,向混合液加入等体积双蒸水,得到大米牛奶混合液,注入100L大桶中,收集得到环境微生物初繁菌种;

(2)定向筛选扩繁得到适宜堆肥用的复合菌种,

向大桶中依次加入250g蔗糖、2升海水、2升环境微生物初繁菌种,再加入2升糖蜜,搅匀;

把7.5kg青草剁细,加入1kg骨粉和1kg麸皮,装入麻布包或尼龙网包扎紧,做成“大料包”,投入大桶中,向大桶注满双蒸水;

将大桶置于20-28℃环境中,在大桶中上下移动或晃动“大料包”,经过7-10d后,取出“大料包”,即得到适宜堆肥用的发酵菌种;

二、堆肥:

(1)建堆与接种,

将堆肥原料建成梯形体料堆,具体尺寸可视场地情况而定,加入水调整至适宜的含水量,在料堆顶部压出一条沟槽,按照比例将所述适宜堆肥用的发酵菌种均匀喷洒至料堆;

(2)发酵,

料堆接种后用油布覆盖,四周用泥土封闭,顶部沟槽处用重物压实,使料堆保持“M”形,持续发酵一段时间,定期测量并记录温度;

(3)翻堆,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料堆逐步塌陷,为防止空气通透效率降低,当料堆塌陷至一定程度时,需揭开油布,均匀翻堆,加水重新调整至适宜的含水量,然后再次建堆,继续发酵;

(4)还田,

当堆肥原料变的松软,不能明显看出成分,中性或弱酸性,只有泥土气味时,即完成堆肥,根据实际需要将堆肥产物直接施入农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建堆与接种步骤中,适宜的含水量是指用手抓一把堆料,握紧时手指缝开始滴水,即为适宜含水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堆与接种;将堆肥原料建成梯形体料堆,具体尺寸可视场地情况而定,调整含水量至60%,在料堆顶部沿纵向压出一条沟槽,深度为0.5m,按照1kg菌种接种10m3堆肥料的比例,将菌种均匀喷洒至料堆;

(2)发酵;料堆接种后用油布覆盖,四周用泥土封闭,顶部沟槽处用重物压实,使料堆保持“M”形,每隔3d测量并记录一次料堆内60cm处的温度,发酵过程中要保证料堆内部温度在60~70℃的时间不少于7d;

(3)翻堆;在堆料发酵过程中,料堆逐步塌陷,料堆温度持续升高,当温度停止升高或缓慢升高时,揭开油布,进行均匀翻堆,边翻堆边补水至55-65%含水量;然后再次建堆,继续发酵;经过6-8周,翻堆3-4次即可完成堆肥;

(4)还田;当堆肥原料变得松软,不能明显看出堆肥原料成分,pH值6~8,有发酵醇香气味时,即完成堆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显,未经王永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1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