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动态路线平均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1319.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防系统 路段 地理位置信息 动态路线 警情处理 安防 服务站 交通数据 静态距离 目标路线 时间数据 时间信息 数学模型 通行路线 拥堵 规划 通行 挖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动态路线平均规划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临近安防服务站的地理位置信息;找出所有可能通行路线;确定路段;利用路段拥堵的数学模型确定时间;确定每一路线所用时间T1,T2,…,Tn,Ti=ti1+ti2+…+tim;取T1,T2,…,Tn最小值Ta,则a路线为目标路线。本发明对各路段的交通数据加以挖掘,尤其注意及时利用算出的前一路段的最新通行时间数据,得到的出警时间非常准确可靠,出警路线非常科学,确定的安防服务站是由出警时间最短确定的,而非以往简单以静态距离最短先行确定,提高了整个安防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系统中对警情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动态路线平均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警情应急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如上海、北京的中心城区拥堵极为严重。对于警情的处理,现有安防系统大多是在城市的某些区域内设置多个安防办公站,当警情发生时,基本都是距离最近的安防工作站响应,前往警情发生地处置警情。而在中心城区的安防办公站到警情发生地时,往往一半路段是拥堵的,以往的由安防办公站到警情发生地的通行路径,都由安防人员个人依据个人经验快速得出,由于安防人员的经验不同以及判断决策水平不一,因此警情的处理效率会受安防人员的个人因素大幅影响。本人的申请号为2017111517354的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对该方案继续进行优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动态路线平均规划方法,发掘利用以往交通大数据,给出不同拥堵路段的不同道路通行速度,找出到警情发生点时间最短的安防服务站以及相应路线,能够大大减少安防车辆到火警现场的时间的不确定性,避免车辆被堵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基本能够保证安防车辆在预定的时间能够到达警情现场,及时处理警情,确保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动态路线平均规划方法,包括步骤:
(1)获取报警信号所对应的警情发生地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
(2)根据所述警情发生地的地理位置信息,搜索预设区域内的安防服务站,获得临近安防服务站的地理位置信息;
(3)根据地理数据库以及警情发生地以及安防服务站的地理位置信息,找出安防服务站所在地至警情发生地的所有可能通行路线:路线1, 路线2,…, 路线n;
(4)确定每一通行路线的路段:确定路线1的具体路段,路线2的具体路段,…,路线n的具体路段;
(5)确定每一路段所用时间tij:利用路段拥堵的数学模型,计算所有可能通行路线的每一路段所用时间,tij表示路线i的第j路段所用时间,i取值范围为1,…,n,j取值范围为1,…,m;
(6)确定每一路线所用时间T1,T2,…,Tn:将每一路线i的各路段所用时间之和算出即:Ti=ti1+ti2+…+tim;
(7)取T1,T2,…,Tn最小值Ta,则a路线为目标路线,也即选取a路线为最终行车路线,对应的安防服务站为提供救援的安防服务站,安防指挥机关向对应的安防服务站发出指令,同时告知其具体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产权交易中心,未经东莞产权交易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